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作者:【美】斯科特·索南沙因译者:仝琳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日期:2018年7月
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烧钱”创业的现象多了起来。有些创业者试图通过“烧钱”迅速扩大市场规模,击垮竞争对手及旧有的商业形态。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于“独角兽”企业的青睐,也刺激了一些项目的“烧钱”欲望——创业者的注意力从打磨创意、改善服务,聚焦到不断加码的“烧钱”价格战,来赢取资本的垂青。
对此,美国著名的创业指导顾问、莱斯大学管理学亨利·加德纳·西蒙兹讲席教授斯科特·索南沙因认为,“获得更多”的想法和行动,其实是一种错误的、不可持续的“正反馈游戏”。索南沙因将秉持“获得更多”观念的人称为“追逐者”,指出这种人有着狭隘的资源观,看不到资源特定用途以外的其他用途。不仅如此,追逐者往往会受到社会心理的强烈影响,强化了狭隘的一面,并因此妨碍自己对已有资源的用途进行创造性思考。
索南沙因在其所著的《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一书中指出,对待资源的态度和使用资源的方式,对于一个人能否获得职业成功、生活满足以及组织绩效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创业中或者在职场中,疲于奔命地追逐某一种资源,并且为了获取这类资源的更多份额而不断加码投入,确实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如愿,获得很好的自我感觉,但这终将难以持续。索南沙因建议人们采用一种叫做“延展”的思路,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
延展不是消极被动的思路,而是学会不断发掘现有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利用方式。事实上,无论在商业领域,还是社会领域,我们经常都能看到因为条件严重受限,个人、组织不得已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利用潜力,从而获得成功的案例,比如,肢体受损的画家,运用身体其他部位来作画;地处偏远的企业深耕区域市场,与数量有限的客户结成更为紧密的关系。生活中因为条件限制,反而更好地挖掘出食材烹饪方式的例子也屡见不鲜。例如川菜,这一菜系动用了其他菜系很少使用的“边角料”,并创新了调料用途,创制出了许多别具风格的佳肴菜式。
《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这本书中指出,资源少反而会促使人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待资源,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挖掘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延展的方式来确保资源获得充分而非严重浪费式的、一次性式的利用,具有重要的可持续意义。从历史上来看,从汉末到唐代,中原地区历次战乱都会促成大批民众南迁,进入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中原移民被称为客家人。客家人在南方获得的土地和资源非常有限,这恰恰培育出他们极强的奋斗精神,在农业、商业等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部分客家人在明清时期再次移居,到东南亚多地落户,同样面对短缺资源和困难的环境再一次奋进突围,在当地赢得了华人擅长商业的评价。
这本书中还指出,应用延展思维,可以以局外人视角来审视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专业机构、专家将主流的资源利用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但这种方式未必就是唯一的、高效的方式。在一些学科交叉、社会和经济领域相互融合的问题上,通才要比专才更容易找到破解难题的思路。制药巨头礼来制药就曾将该公司难以解决的一些业务问题,如解决特定的传染疫病、为非洲贫穷地区的村落供电等等,发包给网友寻求解决方案。结果是,许多并非制药或公益领域的局外人,却提交了相比专家提案水平更高、更为可行的方案。索南沙因认为,应对当前世界的各项挑战,既需要各领域的专才,也离不开具备延展思维、熟谙多领域的通才。
新闻推荐
■机构看市刚刚过去的周五是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在银行、保险等权重股带动下,各行业板块应者云集,指数企稳回升,截至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