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征求意见,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办法》)。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组织、专家学者提出了意见建议,银保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研究,充分吸收合理建议,多数意见已经采纳或拟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采纳。业内人士认为,最终落地的《理财办法》及即将发布的“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没有对征求意见稿有任何收紧的规定,如有调整也都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设24小时投资“冷静期”
正式落地的《理财办法》,引入了投资冷静期的规定。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银行应当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冷静期内,如投资者改变决定,银行应当遵从投资者意愿,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并及时退还投资者全部投资款项。
除了投资者冷静期外,理财产品的最低投资门槛也有望进一步降低。征求意见稿对理财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区分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同时,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的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
此次,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对于市场机构反映的进一步降低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等内容,将拟在“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中予以采纳。
银行业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针对24小时投资冷静期的新规定,未来银行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此外针对具体的“起息日”也会在合同中与客户进行特别规定。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充分明确的决定。
银保监会还表示,高度重视理财产品投资者保护工作,《理财办法》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合规销售、信息登记和信息披露等环节,进一步强化了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比如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方面,延续现行做法,要求银行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以下简称理财系统)对理财产品进行“全流程、穿透式”集中登记。银行只能发行已在理财系统进行登记并获得登记编码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依据该登记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核对所购买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加强投资者保护。
结构性存款监管办法与理财分开
银保监会表示,《理财办法》规定保本理财产品按照结构性存款或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同时,在附则中承接并进一步明确现行监管制度中关于结构性存款的相关要求。包括将结构性存款纳入一行表内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相应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保费的交纳范围,相关资产应按规定计提资本和拨备。
银行销售结构性存款应执行《办法》及附件关于产品销售的相关规定,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银行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需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等。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规定。下一步,将结合本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更好区分和厘清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
银行业内人士指出,结构性存款相关监管办法与此前公开征求意见稿无根本区别,《理财办法》规定,保本理财产品,根据是否挂钩衍生产品,分别按照结构性存款和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如果不挂钩衍生产品,本来就在表内核算,就按照一般性存款,不视为结构性存款。
公募理财可通过公募基金投股票
对于市场较为关注的公募理财产品可否投资股票等市场关心的问题,根据《办法》规定,公募理财可以通过公募基金,投资股票。
按照现行的监管规定,银行私募理财产品可以直接投资股票,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股票,此外不仅不能直接投资股票,而且在投公募基金时,只能投货币型、债券型基金。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公募基金投资股票,按照现行的监管规定,公募理财产品也不能投资该基金。
不过此次落地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继续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而重点是,此次银保监会放松了公募理财投资公募基金的要求,根据监管要求,日后无论什么类型的公募基金产品,公募理财产品都可以投资各类公募基金。
银行业专业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公募理财产品可以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市场。
记者采访获悉,下一步,银保监会在子公司监管办法中,将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第一财经记者从接近银保监会人士处获悉,目前“理财子公司业务规则”已有初稿,将广泛征求意见。
据《第一财经日报》
新闻推荐
1978年1622亿元,1992年突破1万亿元,2007年突破10万亿元,2012年突破20万亿元,2017年接近28万亿元……这条持续跃升的曲线,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