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学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然面临入园难—— 幼儿园门外流动的“花朵”在徘徊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2-28 01:20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从小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长大,现在已经6岁了,因为怕将来上小学时一口老家话还有一些习惯上的差异与城里同龄伙伴不合群,所以就想让孩子在学前班适应一下,可是想找一家合适的幼儿园却让人犯了难。”说这话的是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王伟。近年来,学龄前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逐渐显现,在城市居民要求更多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强烈呼声背后,另一个巨大的群体——流动儿童的入园需求却成了困扰新市民的大问题。近日,记者来到流动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土门墩街道土门墩社区进行了相关调查。

居无定所:流动“花朵”缺常识少安全

对于拖家带口的农民工而言,大多选择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居民楼地下室、经营场所租房子落脚。而对于在城市里生活多年、并有意愿继续生活下去的新市民来说,由于其收入较低、工作流动性较强,要想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入园条件着实有些为难。记者是在西北物流城一家卖麻辣烫的小餐馆里遇到店主王伟的,他家里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附近上小学二年级,女儿叫小娟也已经六岁了,因为父母想让她上学前班,今年过春节时才带到身边。当记者试图与一直帮妈妈穿菜的小娟沟通时,她显得非常胆怯。小娟不知道110、119和120是什么电话,她也不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更不知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王伟告诉记者,前几年想着在城里多赚点钱,两个孩子实在照顾不过来,小娟娟在两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到老家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他们每年春节回去和小娟在一起住十几天,因此与孩子的感情非常生疏,到了兰州她也只跟哥哥说话。眼下最让他头疼的是小娟娟的入园问题。附近只有一两家幼儿园,价格在每月三百多元,可是都已经满员了。王伟想再找一下院长,只要孩子能入园,可以不用睡午觉,反正在老家小娟娟也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要不然其他幼儿园既远又贵,一个学期三四千还不一定能进去,这些他们想也不敢想。

与老王相比,在兰海物流做搬运工的陈大海要幸运很多。听到记者提及上幼儿园的儿子,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说儿子今年三岁多了,去年下半年进入了附近的金芳艺术幼儿园,现在不仅会唱很多儿歌,而且还学会了十几种动物和水果的英语。幼儿园里近90%的孩子都是附近流动人口的子女,不仅学费便宜,而且孩子在一起心理上没有落差感,他觉得挺好。在土门墩社区专门接收流动儿童的幼儿园目前只有一家,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入园的孩子数量也非常有限。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流动人口有意愿在城里入托的孩子有近半数,因为没有适合的幼儿园而被动地成为留守儿童,处于“飘”的状态,而长期“情感荒芜”的问题也使他们在同龄孩子中启蒙教育远远落伍,并间接影响到孩子入学后学习同步调的跟进。

孤掌难鸣:流动儿童之家仍然很少

当王伟因为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找到社区时,土门墩社区侯书记并没有感到惊奇,因为在她这里需要入托的流动儿童每年都有很多。据了解,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并切实解决流动人口的困难,社区与辖区的金芳幼儿园联合为困难的流动儿童入托减免30%的学费。而在土门墩社区提及金芳艺术幼儿园很多流动人口家长都知道,因为该幼儿园的创始人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何妈妈”的何金芳是位爱心人士,很多流动人口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她这里。原来1993年下岗的何金芳,2001年用8年打工的3万元辛苦钱在小南湾巷创办一所规模不大的幼儿园,主要入托群体就是流动人口的子女,以及附近下岗职工及出外打工困难群体,其费用是同等幼儿园里最低的,但安全、饮食、保健、教育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到位。2005年7月该园编排的方言相声“沙尘暴”在中央电视台合办的中、日、朝国际少儿艺术展示大赛甘肃分赛区获得少儿组金奖。现在,金芳幼儿园入托孩子达到150多名,80%以上的孩子都是流动儿童。

如今,已经60岁的何金芳老人退居二线,将有着“流动儿童之家”的金芳幼儿园交给儿媳王燕管理。王燕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里都是年轻的专业老师、教学也更加严谨科学,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与社区联合对流动儿童的照顾和学费减免制度。但是由于是自主经营,有限资金让幼儿园长期处于维持状态发展非常缓慢。对于这个话题“何妈妈”真诚地说,办幼儿园不是做生意,不能单纯以赚钱为目的,要有爱心和勇于担当责任才能把目光放在流动儿童群体上,同时也才能有更大生源,才能谈到利润。但是,目前像“金芳幼儿园”这样专门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幼儿园还屈指可数。

解决入托:“廉价园”受流动人口欢迎

据侯书记介绍,近年来这里的物流业迅速发展,有省市木材等大型物流园区、华尊立达机电市场、兰海物流钢材城、西北物流城等几大市场,并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整个土门墩街道共有2700余名流动人口,而土门墩社区的流动人口占到800多人左右,这些外来流动人口以司机、搬运工为主,收入普遍低。流动人口学龄前儿童924名,已入托的390名,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无法实现入园。随着大量农民工从乡村流入大中城市,大量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或是在城市出生、成长,成为“流动二代”,而流动儿童已逐渐成为城市中越来越庞大的特殊人群,他们面临着生存、安全、受教育、社会适应等问题,其中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最为突出,像土门墩社区这样的入托难现象在全市都非常普遍而且非常严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家长告诉记者,对他们而言场地大不大、硬件是否先进、教学质量能不能达标、有没有相关证件都不重要,只要能有一个能照看孩子的地方,价格不要太高就行。也正因为流动人口的这种心态以及宠大的需求市场,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和流动人口相对较为集中的地方,一些场地不达标又无相关证件但每个月收费在300元以下被家长们称之为“廉价园”的幼儿园非常受欢迎。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收费成为家长考虑是否送孩子上幼儿园以及上什么类型幼儿园的主要因素。据记者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所能承受的入园费用平均每个月在200至400元之间,而现在兰州城区稍上水平的幼儿园一学期的支出平均3000元至4000元左右而且还爆满。而“廉价园”的出现为农民工子女提供了最起码的学前教育,满足了他们的基本托幼需求。如针对农民工家长从事商贩、搬运等职业工作时间的差异,“廉价园”的开园时间通常是周一至周六,有的周日也开园,平时早六点半孩子就可以入园,一旦孩子晚离园,“廉价园”通常也不另收费。虽然绝大多数“廉价园”存在办园条件简陋,环境卫生、安全防护差,保健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缺乏合格师资和专业人员,教师流动性大,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等问题。但是“廉价园”因其具有入园方便、收费低廉、提供针对性服务等优势,至少给流动的学前儿童一个快乐成长的天地,满足了农民工子女入园的基本需求,所以“廉价园”受欢迎,除了价格,这些亲民的举措也是其吸引力之一。

新闻推荐

城关地税一局——

【本报讯】为贯彻落实市委“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要求,城关地税一局进一步加强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结合地税工作实际认真部署开展“下基层排...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放歌秦王川2012-02-29 01:20
评论:(开学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然面临入园难—— 幼儿园门外流动的“花朵”在徘徊)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