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找准兰州发展模式转型的切入点

来源:兰州日报 2012-03-13 00:57   https://www.yybnet.net/

认真学习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的讲话精神,一定要领会其精神实质,这就是兰州市发展模式必须转型,而转型的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之后,在今后中长期发展思路和促进转型发展方面,兰州市应该在发展模式转型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加快城市功能分工和分区建设步伐,促进兰州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

兰州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很难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空气流畅的问题。实际上,就兰州城区工业企业的“三废”排量来看,兰州的总排量并不是很大,人均水平并不高,关键是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所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就非常重视城市功能分工问题和分区规划建设,即将城市的作业区(企业区、生产区、集中治污区)与城市的消费区(住宅区、福利区、生活区、文化区、社交区等)在地理规划的位置上彻底分开。这个经验值得兰州借鉴。

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兰州市实际上就已经考虑城市功能分工的问题,规划和建设兰州新区就是起点。但是,问题是更多的人不是从城市功能分工的高度看兰州新区,而是从开发开放的角度看问题,或者是从城市容量上看问题,把兰州新区看成是兰州城市的规模扩张的一部分,2020年人口规模要达到50万。根据国际经验和兰州的实际情况,城关区、七里河区和安宁区这三个地方就不应该再安排工业企业项目,按照纯粹的消费城市发展。

兰州城市功能分工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型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尽快确定城市功能分工发展的大思路,并且在这个思路下制定以城市功能分工为主的新的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二是兰州新区的规划需要根据城市功能分工的意图进行调整,整体规划和风格设计要围绕作业区来进行,核心是要为企业落户、项目落地、产业成长服务,不能设计成人口集聚区;三是对于已经确定和准备确定的老城区向新区搬迁的企业,要给予企业原厂区地皮的完全开发权力,这样企业才可能有搬迁的积极性;四是对于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等要重新做消费不同类型区的规划。

二、加快城市开发区资源的优化组合步伐,促进兰州城市开发平台的转型提升。

大力发展开发区不仅是西方发达国家成功实现城市功能分工和城市经济起飞的基本经验,而且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从兰州市的开发区设立和发展情况看,开发区的发展问题已经不是数量问题,而是质量问题。因为从数量上看,兰州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有数个省级开发区。但是开发区之间分工不明确,发展空间有限,发展速度很慢。

为了充分调动开发区的发展潜力和功能,从“十五”规划开始,省政府和兰州市党政各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出路,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和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划。但问题是,高新区管委会的发展思路与隶属于各区政府的“园”之间的协调难度很大,操作起来很困难。这就使得我们规划中所设想的彭家坪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生物技术产业园区等实际上执行不下去。

然而,兰州开发平台的发展模式转型切入点到底在什么地方?首先在优化组合上,只要我们能够很好地解决各种开发区在空间上、方向上、模式上的发展机制创新问题,兰州的开发区一定能够好起来。这里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在总体发展思路上要把重点放在发展平台资源的优化组合上;第二,重点应该是科学定位国家级开发区的方向和模式问题。建议将兰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和平开发区合并,把管委会搬迁到和平区。在行政管理上可以考虑将和平镇、宁远镇等划归管委会直接管辖。而安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宁区继续搞“区区合一”的管理体制,在发展方向上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坚决不上一般工业项目;第三,对于兰州“三区”的其他类型的开发区,不再追求行政级别,重要的是自身发展机制创新和实效问题。第四,对于各行政区范围内的开发区,在行政管理权限上要坚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培育步伐,促进兰州产业发展机制的转型提升。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兰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兰州在解放之前基本没有现代工业,兰州的现代工业体系是靠国家“一五”和“二五”的项目形成的,这些项目支撑兰州形成了重工业、重化工业的体系,这个体系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二是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比较分散,聚集度比较低,技术研发能力比较弱,难以形成高水平人才和技术“硅谷”。三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商贸发展战略,试图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商贸中心的意图并没有完全实现,问题出在兰州的市场、贸易与当地的工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联系,没有形成像浙江和江苏那样的“大型专业市场带动企业成长”的机制。四是新兴产业成长空间小,发展速度慢,难以形成气候,问题出在政府的实际政策投放点在税收大户上。

总之,兰州市要实现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提升,必须在思路、战略和措施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对于传统产业不能采取放弃的策略,而是采取整形的策略。对西固石化工业区要按照西北石化城的目标设计建设,只要能够解决好空气治理和中水循环问题,可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对于城关区等三区的老企业以搬迁新区为主要措施。二是对于新兴产业,不再分散布局,要在三区中设立专业开发区安置发展。三是要改变招商引资的策略,改“双赢原则”为“先单赢后双赢再多赢”的原则,也就是先落户发展,再扶持成长,后惠利各方。四是对于主导产业结构也要进行梳理,不宜盲目地提那么多的城市形象工程概念。不论是对于主导型的产业,还是对于小型特色产业或者产品,今后都要在空间布局、政策待遇、管理服务上向专业化、聚集化方向发展。

四、加快人才技术和金融业的创新步伐,促进兰州发展模式转型提升支撑机制的形成。

兰州的发展状态不仅仅是兰州的问题,而是全省的问题,甚至会直接影响西北的局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兰州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我们必须运用世界眼光、开放思维。我们必须在省委转型跨越发展大战略的前提下认真思考兰州的战略定位问题。

兰州市要在全省起中心带动作用,发挥开放和示范功能,最重要的是率先实现跨越发展,只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兰州市的中心带动作用和示范功能就会自然成长起来。但是,这样做还不够,还需要在跨越发展的大前提下,解决好发展模式转型的支撑机制创新问题。区域跨越发展最重要的支撑条件包括人才、技术、金融和市场四个方面,这方面论证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提升水平问题。一是在人才问题上重点是人才政策的落实问题,人才的根本问题是使用问题。二是在技术问题上重点是要完善技术成果的转化平台,技术研发机构与企业、与园区要实体对接,技术开发有集中优势,不能分散,技术研发要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三是在金融问题上重点是引进和自我创新,要尽快解决兰州市区没有独资性质的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问题,要允许民营资本创办私营性质的银行,鼓励小额信贷银行和村镇银行的政策力度要大。四是在市场建设方面重点是要实现各方面的市场网络的对接问题,特别是本地市场与本地企业之间的连接、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的对接、市县之间的市场对接问题。各种市场之间只有内在对接了,才能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经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

新闻推荐

“潜伏 ”在行业政策引导的方向上 交银施罗德研究部总经理、交银稳健基金经理张科兵

2012年的春天格外阴冷,上海几近一个月不见太阳。纷繁的经济数据也反复的折腾着投资者脆弱的神经,是不是该离场呢?我们大概率的判断在未来的2至3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找准兰州发展模式转型的切入点)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