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勇http/:/blog.sina.com.cn/shuyong
6号,在湖南卫视锋尚之王录制现场,我创作了《雷锋陈》作品引起了争议。将陈光标转换成为雷锋,是我对雷锋精神的一种新的理解方式,也是雷锋精神不断成长的一个结果。陈光标在很多场合里都说自己是雷锋的粉丝,也正是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不断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别人。今年是雷锋牺牲50周年,他从今年2月8日起,每天在其微博上发布15张珍藏雷锋照片,并将持续到今年3月5日“学雷锋日”。他说,希望微博粉丝能下载雷锋图片,每个人都来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走入千家万户。由于陈光标的高调,甚至被人称之为”暴力慈善”。纵观这些质疑,没有人否认他做的是好事、善事,也没有人质疑他“吹牛”、弄虚作假。质疑的焦点在于他做慈善的行为方式不符合许多国人的“口味”,嫌他做好事“高调”或“暴力”。
雷锋一心一意做好事,做了好事后不留名,是一种美德;陈光标做了好事,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也是一种美德。实际上围绕陈光标展开的各种争议,也非常直接地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现状,也是大家对慈善的不同理解方式,我将陈光标转换成为雷锋,也是希望以艺术的方式找到他与雷锋的异曲同工之处,让大家对雷锋精神有一个新的理解。时代在不断地变化,雷锋精神也需要新的成长和继承,我们也需要有新的雷锋出现。
从艺术的层面来看,陈光标这些年的出格的慈善行为本身已经变成一种文化行为,这也是中国这个特定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在陈光标多年的慈善行为中,他的身体早已转化成为“身体媒体”,具备了传播特性和公共性。所以不管陈光标用什么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必将引起各种争议,事实上这些争议已经成为反映这个社会现实最生动的一面镜子。在我的创作中绝无恶搞雷锋和陈光标,而是用文化的方式认同陈光标和雷锋精神,发掘并研究他们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以《雷锋陈》为引子,希望社会出现更多“雷锋李”、“雷锋王”、“雷锋张”。
新闻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将适时推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改革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7日下午举行记者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就“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关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