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暗扣”“明扣”,不如无扣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9-19 08:06   https://www.yybnet.net/

□连海平

国务院医改办将于近期出台《关于药品流通行业改革发展意见》,“意见”拟将“暗扣”变“明扣”。“暗扣”是指药企给医生个人的提成,“明扣”则是将暗箱操作变成医院与药企之间的讨价还价,医院将这笔收入纳入本单位的绩效考核。

药品价格虚高,是医改意见最为集中、共识最多的领域。其中流通环节过长、食利者太多——医院、医生、药企、销售、广告、官员等等,是药品价格虚高最为重要的幕后推手。“意见”从流通领域入手,鼓励流通企业并购、保护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利润、限制医院处方保密等等,缩短利益链条,理顺利益关系,给药品价格清理创造空间。

“暗扣”变“明扣”,将医生的灰色收入“洗白”,摆上台面,成为医院收入,并通过绩效考核,进行重新分配。若能顺利实施,药企支付给医院的费用可以实现公开、透明、可控(因为药企或医药代表私下给医生送“回报”是没有底线的,一旦公开化,幅度将变得可控),或许还能出现一定的降幅,最终传导到药价上,让广大患者受益。

将医生的回扣“弃暗投明”,忧虑也是有的。一者,医生收受回扣本来就属于商业贿赂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管理部门也曾经多次发文明令禁止,甚至采取过专项行动,整治医生收回扣现象。如将“暗扣”变为“明扣”,由医生收变成医院收,从个人独吞到“集体分赃”,是否意味着行为的性质就发生改变呢?至少在法理上,是有商量余地的。

二者,将“暗扣”变成“明扣”,结果会不会变成“双扣”——“明扣”出世,“暗扣”不死?毋庸讳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一个厂家成功中标,仅意味着他们生产的药品获得进入医院的资格,但具体到某家医院用不用该药,用量大还是小,最终还得听医生的,药企对此不可能置之不理。因此,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药企既给医院“明扣”,又要派人去“维护”,给医生“暗扣”,因而出现“双扣”。如此一来,药企的“公关”费用难以下降,药价的下降空间也因此受挤压。

医院收了“明扣”之后,会不会“扣住”自己的医生,不让他们私下再收?可能性也不大。一位业内人士曾撰文指出,医院院长之所以不愿意干涉医生拿回扣,原因有二:医生拿回扣无损甚而有利于增加医院收入;医生拿回扣损害的是患者利益而不是医院利益。如果不是外部力量强力介入,医院也缺乏管束医生的积极性。

药价虚高,根子在于“以药养医”,从药品身上获取巨额利润,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因此改革要从这里找到突破口。只要医药分家,“以医养医”,取消药品加成制度,实现市场化,药价自然就能降下来。国内有不少地方试水“医药分家”,其效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据9月18日《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五抓五提升”打造特色企业文化

本报讯(王开福李艳平报道)今年以来,川煤集团攀煤大宝顶矿党委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五抓五提升”,打造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教育职工、服务企业、推进发展的引领作用。该矿着...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暗扣”“明扣”,不如无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