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价”非原罪 “禁售式”反腐难治本 □新华社记者 蒋芳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9-16 08:07   https://www.yybnet.net/

长沙最近在反腐倡廉方面做出了一个新尝试,姑且命名为“禁售式反腐”。该市宣布全城禁止销售价格超过1000元一条或100元一包的香烟,试图以此来抑制腐败、公款消费以及遏制奢靡之风。

这个做法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天价烟、天价酒,抽的喝的不是本身,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地位,这已是礼品和公款消费市场的“显规则”。而天价商品因屡次成为腐败案件的破案线索,早已被贴上了“腐败”的标签,被群众一再诟病。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沙市的有关部门在全城禁售“天价烟”,自然会赢来一些叫好之声。

但回头来看,总觉得这件事情哪里有怪,怪在哪里?有关人士说的好,在一个消费日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天价烟、天价酒等商品的选择,其实也是消费者的一种自由选择。有关部门直接干涉市场销售环节,实属越权越位之举。不仅如此,如果禁售“天价烟”就能遏止腐败,那么默认的因果关系就是,“天价烟”即是腐败的原罪,官员腐败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被天价商品所勾引?这样的逻辑,显然是说不通的。

实际上,即使没有了天价烟,必然还有天价酒、天价茶,以及即将上市的天价月饼不断出现。禁售,对于抑制公款消费、遏止腐败之风来说,实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举措。既说不通,也难见实效。

套用一句流行语,没有消费,就没有杀戮。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腐败,“天价”商品自然会失去生存的沃土。而归根结底,要想有效地抑制公款消费、遏止腐败,关键还在于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尽快完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完善“三公”消费的公布公示和审计,完善政府采购、财政预算和责任追究等机制。

(新华社南京9月15日专电)

新闻推荐

谁让我们月薪六千“抬不起头”? □黎青

硕士毕业,一个月6000余元的收入,这样的月薪能让很多职场新人羡慕不已,但刚刚进入新公司工作的余新却因为这样的一份工作“抬不起头”,因为家人觉得他的收入“很一般”,还比不上一些初中毕业就工作的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价”非原罪 “禁售式”反腐难治本 □新华社记者 蒋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