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莫言还是莫言 诺奖还是诺奖 □于骞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10-15 08:01   https://www.yybnet.net/

莫言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出乎很多中国人的意料。尽管早在一两个月前国外就有博弈网站开出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赌盘,莫言名列榜首,诺奖正式结果公布前,央视记者更是受邀前往采访,似乎这些都是莫言获奖的“先兆”,但在“莫言能否获奖”引起国人的热议中,持怀疑态度的还是占了多数。

不少人包括一些作家、学者之所以持怀疑态度,是觉得既然诺贝尔文学奖长期与中国作家无缘,今年似乎没有出现“奇迹”的特殊理由。更要紧的是,不少人认为,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的评选标准是客观的,以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对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而定,一般不会引起争议,经济学奖有时会引起争议,但争议一般不大,最不客观、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是诺贝尔和平奖和文学奖,评奖结果往往体现了诺贝尔委员会的政治倾向。一些论者坚信,莫言是一名在非西方国家“体制内写作”的作家,不符合诺贝尔委员会的“政治口味”,后者不可能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

不料,莫言竟然获奖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国人顿时陷入巨大的惊喜之中。人们不无欣慰地表示,莫言获奖实至名归,表明诺贝尔委员会再也不能忽视中国文学的主流,也意味着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步子更快了,层面更高了。

之前断言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落到莫言头上,现在认为莫言获奖是“中国文学的胜利”,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时代”,两种不同态度之间,隐含着一种内在的逻辑转换。考察内在逻辑转换何以发生,第一要看莫言的文学成就。莫言的确是“体制内写作”的中国作家,但如他本人所言,他“对社会黑暗面的批判向来是非常凌厉的,非常严肃的”,“仅仅以为我没有在什么样的声明上签名,就认为我是一个没有批判性的官方作家,这种批评是毫无道理的”。以其《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磅礴大气的作品,以其天才的想象、魔幻的冲击力、强烈的批判意识和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莫言的文学成就配得上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奖无形中让更多人相信,诺贝尔文学奖归根到底是一个文学奖,而不是一个“政治奖”,其作为世界顶尖级文学奖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应当得到尊重和体认。一个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与其文学成就有关,与其政治身份和政治倾向无关。一个作家荣获诺奖后,外界可以争议其文学成就是否配得上诺奖,但不应争议其政治身份和政治倾向是否配得上诺奖,后一种争议没有实际意义。

同时,人们越来越真切地认识到,中国文学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人渴望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渴望中国文学被世界承认,这不是自卑自弱,而是自信自强。所谓“根本没把诺贝尔文学奖当回事儿”的态度,即便不全是出于“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至少也凸显了某种狭隘、自闭的心态。中国人盼诺奖久矣,中国人很“在乎”世界对中国文学的看法,希望中国文学“被世界证明”,并不是说中国作家要看西方人脸色创作,要按照“诺奖标准”改造中国文学,而是说中国人很“在乎”中国文学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在乎”我们自己要作出怎样的努力,才能使中国文学既有更纯正的中国味道,又能更深入地走向世界。

莫言还是莫言,诺奖还是诺奖,但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看法,经过莫言获奖的“洗礼”,似乎发生了微妙而积极的变化。

(据10月14日《北京青年报》)

新闻推荐

体育局送7万关怀金 才力遗孀难题有望解决

前举重冠军才力遗孀刘成菊母女生活窘困经搜狐体育披露之后,迅速引起社会以及有关部门的注意,辽宁省体育局15日晚上派人到她家进行慰问,并且送去了7万元的关怀金,此举有望缓解刘成菊一家的艰难困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莫言还是莫言 诺奖还是诺奖 □于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