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2月2日电】“春打六九头”。2月4日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
据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每年的2月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开始。《历书》中说:“大寒后十五日,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也。”
“立”是“开始”之意,古代有“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对于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华民族来说,春天来临意味着播种的季节到来,立春的意义由此可见。赵之珩表示,虽然中国因地理条件复杂,“四立”并不能适用全国各地,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但“立春”的这种划分方法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中央气象台2日发布的未来3天全国天气预报显示,中东部地区将出现雨雪天气,西藏西南部将有强降雪。
新闻推荐
“城市感恩,幸福回家”。2月2日,带着浓浓的感恩之情,K8088次、D5206次两辆免费专列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满载2000名农民工踏上返乡过年的温暖旅程。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等来到武昌火车站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