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被改变,包括疾控网络、疫情监测网络等在内的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重视和推进,过去疫情发生时我们曾付出的惨痛代价换来了这些进步。
但也应注意到,目前的防疫体系建设还主要针对的是人感染疫病以后的阶段,源头畜禽防疫环节仍较薄弱。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基层动物防疫处于“缺人手、缺设备、缺经费”的“三缺”囧境,甚至是名存实亡的“空壳站”,防疫经费下不到基层,成为防疫的源头“漏洞”。
流通、加工、销售环节存在防疫漏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低,都成为禽流感病毒传播的隐患。江苏海安县中桥种鸡场负责人吕玉兵说,病死家禽的处理一般完全靠养殖户“自觉”,不少散户将死家禽随意丢到了河里、沟里和垃圾堆里。
“由于监管网络不健全,一些养殖户可能绕过政府部门的检验检疫,导致病鸡流入市场,造成疫病隐患。”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专家认为,应扎紧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篱笆”,扭转“网破人散”的现状,加快弥补薄弱环节,杜绝“轻防重治”和“突击免疫”。
江苏海安县农委主任周发亚说,还应加快推进家禽屠宰加工标准化建设,实行定点宰杀,规范活禽交易,减少活禽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加强各环节检验检疫,加大对病死家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管力度。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0日公布,截至10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33例,其中死亡9人。据国家卫生计生委通报,9日17时至10日17时,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