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的脱产培训,每天6个小时的上课时间,老师讲得很细致,我要倍加珍惜。”昨日上午,在培训班课堂上,杨艳玲高兴地对记者说。杨艳玲来自田林,今年26岁。她说,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这些年,她做过建筑工人、印刷厂工人、洗车工,可是因为自己文化底子薄,无论怎么努力,总是无法生活得更好。因此,今年春节,她就有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4月初,当获知创业培训班即将开班后,就马上报名了。杨艳玲说,政府提供这样一次创业培训机会,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她一定珍惜机会,认真学习。
据了解,此次的创业培训班脱产学习时间为5天,市就业服务中心不仅聘请具体相关资质的培训专家授课,还精心地为学员安排了创业意识、企业构思、预测资金需求制定利润计划等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培训课程。
同样来自市区的姚敦鹏,今年24岁。到广东打工几年之后,去年他在市区开了一家电脑维修服务店,今年他想开分店,但是没有经验的他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地段,如何营销。如今,参加创业培训班之后,这位24岁的年轻人自信满满:“创业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我要把握好机会。”
新闻推荐
本报与百城街道携手举办的“迎中秋 庆国庆”文艺社区行活动拉开序幕 亲民表演让观众直呼过瘾□本报记者 周厚雪 通讯员 梁玉珍 文/图
折子戏《夕阳红叶》
由本报与百城街道携手举办的“迎中秋
庆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