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海》董丽敏、曾军 主编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版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钱文忠 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版
凝视上海
罗兰·巴特曾说过,城市是一首诗。如果把上海比作一首诗,那么她一定是一首既充满东方意蕴,又饱含西方精神的美丽的诗,她的生活、她的发展以及她的追求背后,都有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文化动因。
因而,该书集结了一批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展开为期一年有关上海的多角度文化研究。他们纵论上海文化,寻觅上海精神,探访上海历史,为当下城市建设中暴露出的很多问题,找到了症结所在,他们凝视着上海的发展面貌,以理性之笔,书写着对上海的爱。
以“文化上海”作为书名,昭示了该书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品格。书中首先以“质疑‘城市\’”开篇,体现了学者们对当下城市发展暴露出的问题的敏锐洞察力和独立的反思能力;紧接着在“城市文化再解读”中,学者们对上海城市发展出现的如生活空间、城市形象、劳动价值等新矛盾、新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理论分析;而在“‘城\’长的烦恼”、“城市现场直击”等话题中,学者们则将目光深入到城市发展的内里,透视这座城市的发展内涵与突出矛盾;而“‘现代\’都市文化生产”主要集中于个案研究,在经过细致的史实梳理后,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都市文化在知识界中如何诞生的历史画卷,呈现出上海研究的历史厚重感,更是寄托着“让历史告诉未来”的美好寓意。
对一座城市的热爱与理解,必须透过深度思考、深度发现,才可能将这座城市的所有优点和缺点、美丽与遗憾尽收眼底。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已经不是一本简单的文集,透过不同的篇章寻找着上海的发展脉络,这更是一本讲述如何才能使上海变得更加美好,更有质量的寄寓之作。
(书评人 雁华)
爱本身就是教育
“我希望我的女儿,首先能够从真实不虚的生活中懂得生命意义,懂得敬重生命是世间最大的物事,懂得专业知识的学习其实就包括敬重生命。如果她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她拿不到 A 的呢?一辈子的幸福和快乐不就随时随地都正在降临她的身心吗?”这是知名作家池莉写给女儿的一段话,收录在她最新出版的叙事散文《立》中。这本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的书,池莉用了5年才写作完成,可见其用心之苦、用情之深。这也是继龙应台的《目送》之后,又一部跨两代人共读的成长之书。
翻开书本,聆听池莉与女儿的故事,感受两代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分享到的是成长的乐趣和教育的心得。池莉的笔触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青春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长,既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
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
(书评人 林女)
《立》池莉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版
孟姜女姓什么
“孟姜女姓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进入正文之前大家可以稍停片刻,想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孟姜女当然姓孟了!”我身边的朋友有一大半这样回答,想都不想而又十分肯定的模样;剩下一小半则“谨慎”地看着我:“你问的可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其实,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孟姜女”意为“姜家大女儿”。再说细致一点,便是“一姜姓男子与偏房妻子生下的大女儿”。如此一说,这姜姓男子与正房太太生下的大女儿又可以叫什么呢?——伯姜女。“伯,孟”在这里都表示“大、一”的意思,而“仲”则表示“小、二”,成语“难分伯仲”的意思又是什么呢?不用说,你懂的。
小小一个姓名,很有学问是不是?其实,我亦不过是放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一书后便在这里“卖弄”了。和很多人一样,在读这本书之前,关于“孟姜女姓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我的答案也是“想都不想而又十分肯定的”“姓孟”了。对于我们的经典“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们大多数人不是说不知道,而又仅仅只是“知道”而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接下来是什么呢?以及这些姓后边的历史,知识,故事呢?我们懂得并不多。我想,这也是我们阅读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的意义了。“有余力,则学文”,“三百千”的魅力,值得你我在劳作之余细细咀嚼和品味。
当我们阅读《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的时候,我们在阅读什么呢?
我们可以读到做人处世的智慧和道理。钱文忠先生说,“百姓”无分贵贱,每一种姓都是一个传奇,都自有好人,也自有坏蛋。我们自当在姓的荣辱起落间学到生生不息的智慧。且拿我这吴姓来说,东晋吴隐之的故事至今仍耐人寻味。
(书评人 吴丙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长沙5月24日电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23日晚公布了2013年抽检发现的120批次镉超标大米,其中由湖南厂家生产的多达68批次,涉事厂家来自湖南14个市州中的8个。 从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