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5月25日拍摄的祁连山西段老虎沟12号冰川地貌。 新华社照片
本报讯(记者武永明 实习生戴灿锦)沉积在山岳冰川积雪中的不溶微粒可以直接反映大气中的粉尘信息,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记者6月3日从中科院寒旱所获悉,该所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巴丹吉林沙漠是祁连山12号冰川区粉尘最可能的源区。
粉尘气溶胶是重要的大气组成成分,可以影响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进而影响气候变化。粉尘及其大气传输过程中运载的许多微量物质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雪冰中粉尘研究可以揭示气候环境变化。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脉位于亚洲沙尘活动的源区范围内。
科研人员去年夏季野外考察时采用微粒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测研究,对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西段典型极大陆型冰川区老虎沟12号冰川、野牛沟十一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观测,两个冰川区积雪中微粒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是3461微克/千克、2876微克/千克,年均沉积量分别是207.6微克/平方厘米、143.8微克/平方厘米。研究区与其他区域冰川积雪中粉尘浓度对比研究发现,冰川受周边粉尘源区影响较大。通过微粒粒度测试和扫描电镜对粉尘颗粒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颗粒绝大多数为形貌不规则的矿物粉尘颗粒,和很少数量的飞灰颗粒等;同时,对粉尘来源结合同位素测定和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进行验证,认为位于研究区北边的巴丹吉林沙漠是祁连山12号冰川区粉尘最可能的源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据央视报道,记者从中央纪委获悉,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倪发科,男,汉族,江苏溧水人,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