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民
8月23日从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传出消息,抚顺洪灾导致63人死亡,101人失踪。抚顺24日举行悼念活动,哀悼洪灾遇难同胞。
冲毁的家园还能复原,消逝的生命却成永别。还在和水患抗争,却已目睹了亲人永逝的人们,心头的悲伤可以想见。和地震等无法预测的天灾相比,暴雨引发洪水,本来有迹可循,如果做好预警和援救,可以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因而,表达对生命的敬畏,除了此刻心头的祭奠和悲悯,更要借机检讨灾难的应对,是否有可改进的地方。
新华社的一则调查,提供了这样的线索。在抚顺受灾最严重的清原县南口前镇,相邻的两个村庄人员伤亡情况迥异。截至21日,南口前村因灾死亡30人,失踪58人,一桥之隔的北口前村却实现了人员零死亡。虽然即便是相邻村庄,村民数量、居住环境等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但不管怎样,一个伤亡失踪88人,一个零死亡,和灾难应对是否得当,多少会存在一些关联。
8月15日到16日,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连续发出预警,并且明确提出要“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这些预警讯息是否引起充分重视,并得到有效落实?南口前镇“一位领导”说,镇里曾下发通知要求包村干部下到各个村屯,组织群众转移,但“村干部人手有限,难以挨家挨户通知到”。值得注意的是,实现了人员零死亡的北口前村,村支书称接到乡里通知后,9名村干部随即挨家挨户通知,组织村民转移。“有几户不愿意走,被我们硬拽了出来。”
从中不难看到,如果预警信息被直接贯彻到每个村民,最小化的人员伤亡并非不可能。那么,需要追问的是,那个死亡失踪几十人的邻村,基层干部是否尽到了自身的责任,当地政府有没有履行监督之责?一个村庄在洪灾中的死亡和失踪人数,占到抚顺全市的一半还多,这无论如何都不正常。对此,有关部门应尽快介入调查,给那些不幸的遇难者和家属一个交代,同时也汲取教训,为今后的灾难应急提供最深刻的案例。
在极端异常的天气面前,灾害预警和应对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上级不能只将应急救灾指令下达基层就了事,而应有专人进行督促,类似“人手不够”的问题,应要求马上报告,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同时,应视预警级别,建立相应的志愿者队伍,确保预警信息能够有效到达每一户村民。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的信息死角,都可能吞噬无辜的生命。除了单纯的信息预警之外,一些洪灾多发的地区,平时甚至应做好人员转移、自救的预案和演练,这样人们面对洪水威胁时,才能更从容。 (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吴学安9月1日起,吉林、安徽两省都将视悬挂“O牌”上路的机动车为假牌或无牌照车辆。昨日,吉林省公安厅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目前换牌进展很顺利,下个月开始,再悬挂‘O牌’上路,就按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