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让大V自我批评也能治谣
事件:近日,随着武汉一特大网络造谣团伙被查获,历时6个半月之久的山东“高压泵地下排污”被证实为谣言。山东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将于近期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受谣言冤枉的企业名单,不会要求邓飞道歉,但是非常欢迎“邓先生能作自我批评”。
观点:不要求邓飞道歉,但是非常欢迎“邓先生能作自我批评”,体现出山东环保部门的宽阔胸怀,更彰显出政府部门面对批评甚至莫名指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工作作风。在依法打击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过程中,政府部门对很多无端批评甚至指责过自己的网络大V,欢迎“作自我批评”,应成为所有政府部门乃至政府官员的共识。
《广州日报》
让违法经营者付出沉重代价
事件:随着葛兰素史克公司四大高管的落网,其中国行贿的内幕也越揭越深。部分公司中国的高管承认,该公司的大客户团队,专门通过会议等形式,向全国数百家医院的主管副院长、药剂科主任大肆行贿。长沙警方还证实,在被工商部门查处时,葛兰素史克中国进行危机公关,北京朝阳工商分局一名科长涉嫌受贿被调查。
观点:葛兰素史克曾公开致歉。但单单一声道歉可不够,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如果没有让违法经营者付出沉重代价,实现违法所罚大过违法所得的结果。那等于是一种对腐败的变相激励,默认经营者可以从行贿中得到巨额利润,却不需承担风险和责任。这次“打药界老虎”行动,如果不彻底和缺乏硬度,等于纵容和变相激励带金销售的药品营销行为,损害法律本身的公信力。
《新京报》
会议费也该如三公经费纳入监管
事件:据报道,青岛市财政局介绍,除对“三公经费”进行财政监管以外,还把会议费纳入监管。财政重点盯的“三公经费”,变成了“四公经费”。自2008年以来,会议费“零增长”,其他经费都有所压缩。
观点:“三公经费”被盯紧了,“会议费”报销成了挥霍公帑的一个活门。把“三公经费”扩容为“四公经费”,健全盯防机制,是明智之举。“四公经费”仅仅做到公开也不够,最好是纳入政府预决算报告,列出明细,让人大代表行使审议和批准权。“总额包干”之类,本身就像孩子的“压岁钱”,其中不合理部分应坚决砍掉。
新闻推荐
□晏扬日前,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官网上通报了今年第二季度粮食类加工产品抽查结果。结果显示,有5家企业生产的5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其中3批次大米镉超标,主要原因是企业进货把关不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