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政府采购为何“一公就贵”?

来源:兰州晚报 2014-08-31 11:45   https://www.yybnet.net/

在购物过程中,很多中国人都喜欢讲价,但有些地方的政府采购却是“价格越高越好”。据媒体报道,河北某地政府在招标一个绿化项目时,放弃本地产的几百元一棵的杨树,从南方引入胸径40厘米左右的大银杏。这些银杏树出厂成本数千元,长途跋涉运到河北后,每棵树的费用变成了5万元。此前也有类似报道:某地引进的一株普通榕树,账面上身价高达10余万元;还有一些地方,实际支出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账面支付款却“疯涨”到了150多万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一公就贵”现象?我想,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一是财政经费增加了。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各地绿化经费也“水涨船高”。比如,2011年底,上海市调整了浦东新区公园绿化养护定额,四星级公园按一级绿地30.59元/平方米/年标准调整,而原来一级绿地的经费标准只有11.34元。二是要钱容易了。财政收入增加,除绿化经费增加之外,绿化的工作经费也更容易申请了。三是监管放松了。与办公楼建设、地铁工程相比,绿化经费往往是“小菜一碟”,很容易成为政府采购的“死角”,以及审计监督的“空白点”。四是官员胆子大了。从2008年后,杭州市在三年内投资1600亿元用于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杭州市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也在增加。五是政绩观扭曲了。不顾财力,不顾民生,过分追求城市的“靓丽”,是一种扭曲的政绩观。

实际上“高价绿化”在2006年就已成为关注焦点,当时,时任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要坚决制止“高价建绿”的不良倾向,坚决制止急功近利、贪大求洋的做法。但从2006年以来的“绿化腐败”案件来看,很多“绿化人”都把仇保兴的话当成了耳边风。这些年,“高价绿化”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监管不到位。

有办案人员把“城建腐败”的特点概括为“三多一高三化”——“三多一高”:即受贿案件多、串窝案多、涉及部门多,涉案金额高;“三化”:一是潜伏期长,腐败趋于隐蔽化;二是能力较高,腐败趋于智能化;三是手法更新,腐败趋于迂回化。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雁过拔毛的“老虎”与“苍蝇”越来越多地被揭露出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教授任建明指出,贪大求洋、南树北种等愈演愈烈的“绿化奢侈病”,脱离了园林绿化的本意,一些领导干部把园林绿化当成长袖善舞的工具,不仅造成浪费,还为腐败留下了空间。

最近,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江西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历时4载、耗资数百亿元,因为戴着“一号工程”的帽子,这场“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的工程得以强力推进。在巡视中,地方因为种树挨批的不多,这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而江西并不是一个富裕的省份。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

中央“打虎灭蝇”,腐败分子纷纷落网,效果显著。然而,欢欣鼓舞之时,人们却发现,一些执行者在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职工福利。中央“打虎灭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政府采购为何“一公就贵”?)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