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名远老人在采摘鸦胆子果实
近日,笔者到右江区飘零村六发财屯采访时,正巧碰上该屯黄名远老人在采摘鸦胆子果实。黄名远告诉笔者,三年前,他在不到一亩面积的地里,种植的200多株鸦胆子今年进入盛产期,收入15000多元。
据了解,鸦胆子又名老鸦胆、鸦胆、苦榛子、苦参子、鸦蛋子、鸭蛋子、鸭胆子、解苦楝、小苦楝。为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于海拔950~1000米的石灰山疏林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亚洲至大洋洲北部也有。鸦胆子属于一种名贵药材,通常被医学界用于抗癌药物和治疗痢、热性赤痢、痢久、气虚滑脱、疟疾、早期血吸虫病、滴虫性阴道炎、痔、疣、鸡眼等疾病。
三年前,黄名远从深山里采摘200粒野生鸦胆子果子育苗并种植成功后,该屯80多户人家户户大种该品种。目前,该屯已种植鸦胆子600多亩,其中有近200亩进入初产期,收获100多万元。
目前,右江区种植鸦胆子5000多亩,按照每亩1万元计,到2015年,这些农户将获得每年5000万元的收入。苦涩的鸦胆子成为右江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良药。
□杨 来 黄柏蓉 文/图
新闻推荐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一张姓家庭留守儿童四兄妹6月9日集体喝农药中毒死亡。据悉,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