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出席省委的会议后回三亚,下动车后来到等出租车的长廊,现场旅客扶老携幼人头攒动,个个翘首以盼苦等出租车。好长时间见不到车,我看到后心里不是滋味。”这是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张琦发在“天涯工作群”里的一段话。
据悉,11月2日下午6点05分,三亚市委书记张琦乘动车到达三亚火车站。下动车后他没有直接坐公务车,而是选择到火车站出租车候车长廊。他等了55分钟才搭上出租车,心里很不是滋味。张琦立即要求相关部门紧急调度出租车运力解决旅客积压问题。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自尝梨子。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公车改革等正风肃纪铁律的实施,更多的领导干部逐渐适应生活新常态,更多地融入普通百姓之中,体味到“做一名老百姓”不容易的滋味。
坐在公务车上前呼后拥的出行,自然感受不到“乘车难”的况味;事先打招呼的就医特权服务,怎能体会到“看病难”的味道;一人轻而易举拥有数套高档住房的“房叔”,当然感觉不到“住房难”的苦衷。前几年,个别领导干部偶尔骑自行车上下班、到医院排队看病、到河里游一游水,竟然也引起媒体的新闻聚集和一些民众的热议,实质上从一个侧面映射出这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生活严重脱节的政治生态。
将身比身,才能将心比心。欲知群众的困难与疾苦,不亲自体验一下,难有切肤之痛。只有经历跟群众一起等出租车的心理煎熬,才会感受到当前出租车改革的紧迫性;只有与老百姓一道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不是滋味”,才会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因为只有此时此刻他们才自我定位为百姓一员,为百姓办事,就是为自己办事。很多时候,一些地方和部门并非缺乏解决民生的条件,而是缺少解决问题的诚意,根本上就是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解决百姓难题就是解决自己难题的紧迫感。
发生在甘肃省临洮县县长柴生芳身上的两件小事至今仍令当地百姓感动:一件是,有一次他到偏远山村去调研,汽车被20多位村民拦住了。随行人员一看来者不善,急忙上前挡住。“咱们党的干部,哪有怕群众的!”柴生芳拨开他们,走到乱哄哄的人群中,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最后的结果是,村民们簇拥他上了车。另一件是,他主张“开门办公、马上就办”。柴生芳办公室的始终敞开着,有的同志说,人来人往乱哄哄的,怎么工作呀!柴生芳说,不与群众打成一片,不了解百姓意愿,那工作不就成了瞎忙活了?
身入才可能心入。端着架子、摆着排场去体验基层,群众避之犹恐不及,哪会真情实意敞开心扉;隔着玻璃调研,看见的未必真实。打招呼亮身份下去,目睹的很可能是预先排练好的“表演”。只有真正融入老百姓生活,而不是偶尔体验,才能感受到更多来自生活底层的“不是滋味”,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喜、所忧、所恼;只能以百姓之心为心,我们的决策才能切合民意,我们事业方可永葆活力,我们的梦想才不会化为泡影。
新闻推荐
高考将近,江苏宿迁市高三女孩盼盼听到“考”就烦躁,严重时连听到“考”的同音字都会受不了。一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