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晁君杰)2月27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大会,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唐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和文化产业领域改革,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市委副书记郑红伟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2015年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优秀项目的决定》。市领导陈尊峰、位志荣、黄爱菊、王国先、陈国栋等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美萍通报了“十二五”时期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16年目标任务分解情况作了说明。
唐晓明在讲话中指出,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21世纪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低碳产业。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小康迈入决胜期的大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发挥资源优势的现实需要,更是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内在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唐晓明强调,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动力。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和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加快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文化融资平台,切实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二要突出规划引领,强化项目带动。把规划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载体,立足资源禀赋,突出地域特色,认真抓好规划制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三要注重融合发展,促进转型升级。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文化+”模式,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现代农业、体育、会展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四要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要把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骨干企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支持文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信息化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众创、众筹,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白瀛)作为第二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小剧场开幕剧,国家话剧院复排的小剧场话剧《俺爹·我爸》将于3月11日起登陆国话先锋剧场。该剧讲述两个不同经历的大学舍友,回忆起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