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硕珍
据《蓬山密记》记载,康熙年间中国已能自制精良玻璃用具,但因其成本太高,不能普及民间。《红楼梦》里写宝玉房里有玻璃穿衣镜,宝玉和黛玉都有玻璃毬灯。
但眼镜是中国人发明的,然后传到国外。明末清初,天才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1628—1661年),运用凹凸透镜屈光原理,按照人们的年龄不同视力要求,研制出老花、少花、远视、近视等各种镜片。至1735年,苏州已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清康熙年间,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广州等地蓬勃发展。眼镜已成了专门的商品。
曹雪芹经历了康乾盛世,也是眼镜盛行的时期。戴眼镜的红楼人物是谁?当然是众贾之母。第五十三回写道:正月十五晚上的荣国府,张灯结彩,贾母在大花厅上吃酒赏戏。贾母打开身边的眼镜匣子,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第六十九回又写道了贾母戴眼镜:正值贾母和园中姊妹们说笑解闷,忽见凤姐带了一个标致小媳妇进来,忙觑着眼看,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见的。”贾母上下瞧了一遍,因又笑问:“你姓什么?今年十几了?”凤姐忙又笑说:“老祖宗且别问,只说比我俊不俊?”贾母又戴了眼镜,命鸳鸯、琥珀:“把那孩子拉过来,我瞧瞧肉皮儿。”
戴上眼镜的老祖宗,看上去一定很慈祥。而她要仔细端详的小媳妇本是贾琏在外面包养的尤二姐。贾母平时不戴眼镜,这时候要近距离看那“孩子”的肉皮儿,再结合她的年龄,就可断定她戴的是老花镜。
新闻推荐
陇西讯(通讯员韩华)秉承“道传中华、德播世界”宏愿,乘着猴年的第一缕春风,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德慧智教育文化理念创始人熊春锦先生踏上陇中大地,开始了他的新一轮讲学之旅。近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