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硕珍
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是一部描写明朝社会风俗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清朝初期。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写道:“《醒世姻缘传》整个是用山东方言写成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此书涉及的方言与风俗习惯,与岷县极其相似。据史书记载,秦汉以来,政府迁移山东一带人口,充实今甘肃临潭、临洮、岷县等洮河中下游地区,同化这里的少数民族。当代诗人路也在散文《我的树》中写道:“我妈很发愁:这孩子不会围人(注:济南土话,就是不会搞人际关系的意思),长大了可怎么办呀。”甘肃、青海人把交朋友叫做维人,也可写作为人。
一、表示生活用品的词汇有:主腰。《醒世姻缘传》第九回写道:“(计氏)着肉穿了一件月白绫机主腰……”岷县人将棉衣叫做主腰儿。铺陈。晁大舍与其妾珍哥逼死妻子计氏,珍哥锒铛入狱。第十四回写道:“又送进许多铺陈。”这里的“铺陈”是指铺盖等床上用品。酱瓮。第四十九回写道:“拳头似醋盆样大,胳膊如酱瓮般粗。”酱瓮,岷县方言叫做酱盆,最先因酿做面酱、豆酱而得名,是一种黑色陶盆或者陶瓮。
二、风俗习惯。糊仰尘、糊窗户。第七回提到腊月二十三日以后要糊仰尘、糊窗户。岷县人至今都把顶棚叫做仰尘。过去用废旧报纸糊,后来用白纸糊。如今,糊仰尘的习俗变成了打顶棚,上升到装修的档次。民谚曰:“二十五,糊窗户。”糊窗户就是贴窗花。第七回、第七十七回还提到踢毽子、挝子儿等娱乐、游戏活动。岷县人把挝子儿叫做吃(或叫执)码儿,基本是女孩子的娱乐方式,码儿是小石子或者杏仁核。复三。第六十一回写道:“出丧第三日,狄希陈也同了薛如卞他们早往坟上‘复三\’,烧了纸回家……”复三是人死后三天举行的祭奠仪式,接其灵魂回家,也叫“接三”。胡梯。第二十回写道:“晁夫人怕春莺遭了毒手,损了胎气,急急撺掇在看家楼上,锁了楼门,去吊了胡梯。”岷县人把木楼的楼梯叫做胡梯。骨拾。第十一回写道:“我把那私窠子的骨拾烧成灰撒了!”骨拾就是死人骨头。牙查骨。第九回提到的牙查骨,是牙床及牙齿的统称。岷县人也这么叫。
三、人物称谓。老娘婆。第二十回写道:“春莺跟了老娘婆进去,凭他揣摩了一顿,又替他诊了两手的脉出来……”老娘婆就是三姑六婆中的“稳婆”,也叫接生婆。岷县有句俗语“当了一辈子老娘婆,把娃的脐带当肠肠儿铰了。”妗子。《醒世姻缘传》有一个叫相大妗子的妇女,曾经教训过外甥媳妇薛素姐。妗子就是舅母。
四、骂人,诅咒人的词汇。第十一回提及的大背疮和第七十四回提到的天疱疮,既是一种恶性皮肤病,也是对他人的恶毒诅咒。帮虎吃食。第八十一回写道:“刘振白合韩芦这两个帮虎吃食的,也极其餍足。”帮虎吃食就是拉偏架,与为虎作伥的意思相近。染大红。第六十五回写道:“这狄希陈毕竟是有根器的人,不等素姐与他几分颜色,便就要染大红……”岷县有句俗语:“给个颜色染大红。”就是不知足,与见好即收的意思相反。死不残。第七十六回写道:“没见死不残的老头子会生孩子哩!”死不残也即死不完。常见于岷县话。
五、表示时间的词汇。千年古代、永世千年都是表示年代久远的词汇,分别见于第六十五回、第七十四回。“我可说永世千年的不上你那门!”时节。见于第九十一回,就是时间的俗称,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两句唐诗中的时节意思相同。
六、其它方言词汇。虼蚤,书面语叫跳蚤。差池,差错之意。谢将,答谢的意思,有结束某种活动的意图。第七十四回写道:“晚上醮事已毕完,素姐陪了众姑子荤酒谢将,完毕将回。”打点,即送礼走后门。不在杭,也写作不在行,即不通行,拿不活的意思。托生。这是佛家三世轮回的思想。晁大舍奸淫别人的老婆,被本夫杀死。后托生成狄希陈,是怕老婆的懦夫代表。填还。“填还他这么些东西”(第九十六回)填还,沾了光,得到好的报应。搅缠,花销,购置生活资料的零花钱。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民主协商聚共识,坚定信心谋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1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号召,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