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请还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周畅 白靖利

来源:河池日报 2016-06-02 09:08   https://www.yybnet.net/

 

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萄糖的照片让人感动,一张患者手术前叮嘱家人不得为难医生的字条让人心酸……在连续诉诸媒体的暴力伤医事件之后,两个细节引发公众动容。跳出暴力伤医的怪圈,还给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让医患关系多一份和谐,成为社会的共同期待。

照片上的医生是在连续工作12个多小时后,累到虚脱,靠喝葡萄糖补充体力;写字条的患者则感动于医务人员一次次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写下叮嘱。这两个细节,既体现了医生职业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更反映了医护人员所处的尴尬境地。感动和心酸之余,似乎更应对他们更多尊重和理解。

不尊重医生令人难过,频发的暴力伤医更令人痛心。抛开医生的职业身份,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和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一样,为了工作而努力,为了生活而奋斗。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又注定了他们与人们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在这些事面前,医生责任很大,但是这个职业无论如何不应当成为风险职业。

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也都应当得到相应的理解与包容。而对待医生的态度反映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在本就面临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职业认可度低的情况下,还要应对不断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试想,还有谁愿意来当医生?还有谁能成为我们的健康守护者?

尊重、理解医生,就是为我们自己提供免于疾病恐惧的自由,其基础是让医生有尊严。“钱少事多压力大”不仅难言尊严,更无法保证职业认同感。因此,重塑医生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和薪酬评定上向那些疗效好、花钱少、有爱心、多临床的医生倾斜,给他们更多的职业关怀,已显得十分迫切。

尊重、理解医生的前提是信任。面对生老病死,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难淡然处之,但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不仅相信医生的专业水平,更要相信他们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诸如在非急救状态下合理的等待以及面对生死有正确的医疗期许,要相信,任何无端的怀疑和猜忌,不会减轻患者的病情,只会让医患之间的“结”越来越难解。

尊重、理解医生才能带来医患的“双赢”。让医生这份职业重回“白衣天使”的荣光,让医护人员再度感受到职业的尊崇,让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都有保障,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新闻推荐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6月16日起开始报名

据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白阳)

 

司法部5日发布了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公告。根据公告,今年国家司法考试的报名时间为6月16日至7月5日,考试...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请还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周畅 白靖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