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中央城社区的田传广是位环保主义者,1952年出生的他非常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无论走到哪里,手里都会拎着一个布袋子,袋子里装着各种公益广告,有关节约粮食、保护环境、健康饮食及孝亲尊师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自从退休后,田传广就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中,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全身心致力于这方面的宣传,已自费印制了四五千份公益广告到处赠送。
钟情传统文化 自制公益传单
昨日,记者在中央城社区门口看到,田传广又拎着个蓝布袋,在向路过的一对祖孙俩发放公益广告。记者看到,这些公益广告分红、黄、白三种颜色,都是塑封的,不会受潮,大小与手机差不多。广告单上面都印制了几十条公益广告,如写着“土地越来越少,粮食越来越贵,如若浪费,于心何忍?”“浪费粮食、乱丢垃圾的人,不是不忠不孝,就是没有家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真理”,还有一些是关于儒家文化的,如何孝顺父母、如何教育子女等。
“我2013年参与到社区管理工作中来,担任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几年来受邀社区、大、中、小学校开了几十场报告会,所有报告会内容都是围绕着节粮惜福、保护环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田传广说。他第一次讲座是在中央城社区给辖区党员们讲《学习弟子规 努力做好人》,充分利用《弟子规》中的内容与现实结合,现场还买了很多《弟子规》赠送给党员居民。此后,他又受邀去汇成名郡、南瑞、安徽工程大学、幼儿园等地讲课,讲《弟子规》、讲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讲如何点滴做起保护环境等,无论哪个方面其实都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每次讲课,他都将自己印制的公益广告送给大家,“根据大小一份三到五毛不等,到目前为止一共印制了四五千份了,都是我自费的,但很值得。”为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田传广数次前往辽宁海城市大慈古寺(那里有传统文化学院)学习,家里藏书也非常丰富,“《弟子规》我从头到尾全部都能背下来”。如今,他已是芜湖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身体力行 感召更多人加入
为倡导节约粮食,田传广在各种公开场合身体力行。每次参加婚宴,他都会上台说几句,让嘉宾们不要浪费桌上的粮食,吃不完尽量打包带走,总是赢来赞许的掌声。在担任芜湖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时,田传广每天都会从单位食堂打包剩饭菜,送给社区保安、保洁人员、路边修自行车的,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是干净卫生的,就不能浪费了。”田传广说。有一次骑车路过花津桥时,他看到一个孩子将包子扔在地上,就下车将包子捡起来,对孩子妈妈说不要浪费,把脏的部分弄掉还能吃,于是当着对方的面将包子吃完,“对方觉得很不好意思,说下次一定教育孩子不能浪费”。
保护环境,也是田传广着力宣传的重点。他倡导每天都应是无车日,能走路就少坐车。每天不论去哪里,家里的自行车就是他最好的“伴侣”。“我骑自行车几十年了,出门从来不坐公交也不打车,加上素食十几年,身体还不错,今年夏天我还骑车去过繁昌和峨桥。”田传广自豪地说。早在2003年,他就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保护母亲河行动中捐款,款项用来植树,在广东省博罗县石坝镇龙口村就有1亩他捐的林地,捐助纪念卡上清晰地列出了他捐种林地的准确经纬度及护林人。有时间,他就去火车站候车室,劝导人们不要乱丢垃圾,车站人员看到很感动,主动将喇叭递给他,还有不认识的人给他送矿泉水。最近,他所在的社区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作出决定,将家里垃圾分类管理丢进垃圾桶,不将垃圾丢在垃圾桶外,不将家里衣服鞋子扔进垃圾桶而是放入回收箱。
据中央城社区负责人介绍,田传广曾任国有企业的厂长,后又任市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他能身体力行不浪费一饭一米,能够以身作则劝导他人,真的很难能可贵。他在公开场合的讲课,使一大批听众受到教育、启发和收获,还感召了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记者 李贾 实习生 储欢欢 文 赵亚玲 摄
宣传环保
田传广坚持环保出行40多年
新闻推荐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坐高铁自助游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一方面,有自助游的自由,在旅游目的地,有充分的时间游玩;一方面有跟团游的省事省心,旅行社已经代为订好来回高铁票、门票,安排好酒店、地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