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忙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喜欢泡泡脚。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用一盆热水泡泡脚,让全身的气血都随之流动起来,实在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而且,在泡脚的时候,血液是下行的,像我白天时看病、看书、改稿子,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泡脚的时候,头部的血液流向变了,人就容易入静。在泡脚的时候,你还可以在水中加入一些药物,比如有高血压的可以加入槐花,有风湿病的就可以加入花椒、艾叶。
我们可以把艾叶水放入暖瓶中保温。将一部分先倒入盆中,稍凉后就可泡脚,水要是不热了,我们可以继续加暖瓶中的艾叶水。泡脚以微微出汗为宜,不要大汗,因为大汗伤阳,得不偿失。如果是在夏天泡脚,水温不可以过高,时间也不可过长,快要出汗时就要停止泡脚了,但可以多按摩一下足底。
艾叶浴足方
【材料】艾叶50克。
【做法】将艾叶放入沸水中煎煮约15分钟,待水温稍低后,就可以把脚放入药液浸泡,每次浸泡15~20分钟,水凉后可加入热水。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络。
人的足底有很多经络和穴位,肝经、脾经和肾经都从足部循行全身。当我们用艾叶煎剂泡脚时,药中的有效成分就会通过这些经脉穴位进入人体脏腑中,从而达到祛湿散寒的目的。泡脚时,两只脚也可以相互揉搓,以使艾叶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渗透。有一种滚轮式的足底按摩器,泡脚后也可以在上面滚上100次左右。
很多人泡脚的时候喜欢看电视、玩手机、看报纸,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为什么呢?泡脚的时候就专心泡脚,只有你精神放松,才能减轻大脑兴奋,让你更静心;否则你看着电视、看着报纸,那不叫泡脚,而是洗脚。
过去我们跟病人说,你泡脚的时候别看电视,要专心泡脚。病人来了句:“哎呀,我一想明天还有很多操心的事呢,就没办法专心。”如何才能更专心呢?有个病人是这么做的,他下面泡着脚,上面描红写字,通过这样的方法练自己的专心度。慢慢心静了,不再想东想西,泡脚也就能更专心了。
◎用温暖的艾灸,帮我们祛除寒湿
最近几年,利用艾灸保健养生的人越来越多。灸时,艾草烧得比较慢,虽然烟雾会往上走,但燃烧时的热却会透过肌肤到达经络。湿为阴邪,非温不化,通过艾灸可以温通经脉,驱散寒湿邪气。
几十年的临证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对于一些急证、实证,尤其是痛证,比如头痛、痹痛、中寒腹痛等,单用针刺或者隔葱灸、隔姜灸、隔盐灸等外治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便是一些虚损性的疾病,如果针灸与药物配合得当,也能明显提高疗效。
我治疗过一个痛经的学生,她因为在经前饮了大量的冰水,致使经期到来时胃脘冷痛,少腹疼痛剧烈。当时煎取中药较为费时,紧急情况下,我先针刺中脘、关元、三阴交3穴,之后在中脘穴、关元穴上加灸15分钟,三阴交穴上加灸10分钟。针刺后,这名学生的疼痛就缓和了,艾灸后更是四肢转温,腹中觉得温和,痛经也消失了。
针后加灸能够增强温经散寒、活血解凝、止痛之力,所以这名学生的痛经才能这么快解决。对于那些因寒引起的痛经者,可以艾灸中脘穴、关元穴和三阴交穴。
我们日常保健时,可以采用隔盐灸和隔姜灸的艾灸方式。隔盐灸是把炒过的盐填在肚脐,与腹部平齐,然后把艾绒捏成圆锥形的艾炷放在盐上,拿香点燃艾炷,等到肚脐处有灼痛感时,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可灸5~10壮。脾胃虚寒、怕冷的人可以尝试这种办法。隔姜灸与隔盐灸的方法差不多,可在姜片上用牙签扎上一些小孔,放到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上点燃。比如,有的风湿病患者腿关节觉得冷痛,用手捂着或者放热水袋就会好一些,这种情况就可以用隔姜灸。当你感到有点烫时,不管艾绒烧到什么程度,都要把它夹走,以免烫伤。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艾条悬灸,手持艾条在距离皮肤2厘米左右的地方悬空灸,这个方法虽然效果不如隔姜灸和隔盐灸,但是操作更为方便简单。为了防止大家烫伤,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艾灸用具,比如艾灸盒、随身灸之类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需要注意,若是你体内有热,就不要用艾灸了,否则身体会因此火上加火,更加不适。体内有热的人也很好区分,这类人通常比较口干,不喜欢热水而喜欢喝点冷水,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自觉手脚很热。
17
《无病到天年2:大病预防先除湿》
作者:路志正
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门帮助现代人祛湿邪,除小病,防大病的健康书!
96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在这本书中,将会帮你通过食疗、按摩等方法来祛除湿邪,恢复健康。书中特别给出6大生活指南、33种疾病调理、54个实用小方,语言通俗易懂,关键地方更是配有图片提示,即便是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读者也能明明白白。
新闻推荐
北京时间9月25日,2016/201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落下帷幕。在最后的决赛中,丁俊晖对阵塞尔比,比赛中丁俊晖在半场6:3领先的情况下一度被对手追成6:6平,最后时刻丁俊晖稳住阵脚连胜四局,以10:6击败塞尔比,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