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花15万可拿武大文凭 如此谎言为何有人信

来源:大江晚报 2016-09-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9月22日新媒体专电 最近,浙江嘉兴等地一场案值达800万元的诈骗案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极大关注。30多名“三本线都没上”的学生,被人以“花15万元可以上武大”之类的谎言骗到武大校园里去了。四年过去了,这些学生自然未能拿到武大文凭,还白白浪费了几年宝贵的人生光阴。

诈骗的确可恨,失财令人同情。不过,当这些诈骗案例批揭到众人面前时,很多人都会感觉,诈骗手段其实并没有多么高明,有些简直是相当低级的谎言。“吃一堑、长一智”,透过这些案例,人们总该反思点什么,吸取点什么。

三本线都没上,花钱就可以上武大。这样的说法,其实近年常有,只是武大常常被换成其他名校。令人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人真的就提着钱袋子跟着去了。

显然,某些人忽视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的高考由于存在着激烈竞争,因此有了录取率的问题。正由于此,高考因此被称为走“独木桥”。这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付出了巨大努力,总体上保证了高考全程的透明公开和公平公正。如果用钱就能买到高校甚至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何有那么多人花钱费力去请家教力拼高考?怎么还有那么多人苦哈哈地“十年寒窗”?

“花15万元可拿武大文凭”之类诈骗得逞,根子正在于有人相信,高考路上存在这种不用拼搏、用钱就可以铺路的捷径;相信“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相信“权力越轨”,可以用“权钱交易”达成目标;相信自己可以不走寻常路,幸运无边,聪明过人。

为此,打击涉招生诈骗,需要深入分析谎言有人信的原因,深挖诈骗得逞的根源,进而铲除这些根子。学校在帮助学生备战高考时,也有必要宣传高考的公平公正,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学生心中,引领他们走正路,进而带动家长少些不合实际的奢望。否则,打击诈骗只会沦为割韭菜,割了一茬再起一茬,而中招者依然前赴后继。   记者 李代祥

新闻推荐

丁俊晖上海大师赛再折桂止29个月冠军荒 夺生涯第12冠

北京时间9月25日,2016/2017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落下帷幕。在最后的决赛中,丁俊晖对阵塞尔比,比赛中丁俊晖在半场6:3领先的情况下一度被对手追成6:6平,最后时刻丁俊晖稳住阵脚连胜四局,以10:6击败塞尔比,第二...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钓鱼界的四大神人2016-09-25 00:00
评论:(花15万可拿武大文凭 如此谎言为何有人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