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郜玉华王付明 邹爱武)日前,牡丹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办学协议,充分利用北师大在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长城学校提供优质教育教学支持服务,输送优质管理经验及权威科研成果。这是牡丹区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牡丹区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全线飘红。
牡丹区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促城乡教育齐头并进。近年来,全区农村学校建设投入6.2亿元,城区学校建设投入5.58亿元,配套设施投入2亿多元,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师生计算机配备、实验室及实验器材配备等均达到省定标准,生均图书量、师生比、专任教师学历、实验室数量、音体美器材种类等全部达标。坚持实行“划片、就近、免试”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实施高中招生指标生分配意见,推动学校的服务范围和教学资源分布更趋合理。今年6月份,该区率先通过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审复核,已上报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在“全面改薄”工程中,牡丹区科学编制了“全面改薄”工作规划,多措并举,快速推进。计划投资9亿多元,实施477个建设项目及基本配备,涉及项目学校206所,区财政每年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改薄工作。目前,校园校舍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新建校园校舍类项目410个,其余60个校园校舍类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面改薄工程将于年底前全部竣工,提前两年完成省定改薄任务。
牡丹区还将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大投资,强力推进。计划投资10亿元,利用3年的时间新建、改扩建17所城区中小学。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了2所小学。今年计划投资6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9所,目前已竣工投用5所,其他4所正在建设中,年底前全部完成,可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将平均班额降到60人以下。同时,牡丹区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不断稳定农村师资队伍。已规划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15处,规划建设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设周转宿舍1540套,可入住教师3100多人。今年计划建成吴店、李村、安兴、皇镇、大黄集等5个乡镇教师周转宿舍项目,目前2个已经完工,其余3个正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