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生李死吴:隐居的吴三桂后人, 他们,活着姓李,死后墓碑改姓吴,在牟平村子里生活了300多年

来源:今晨6点 2016-12-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在牟平有几个村庄,三百年来流传着这样一个奇异的风俗,这些村民活着姓李,死后却在牌位和墓碑上改姓吴,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生李死吴”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秘呢?

“生李死吴”的奇异风俗

小屯圈村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城区东南十多公里,村子不大,环山临水,显得很宁静。

村里有多户人家,其中姓李的有户。村西头的村碑上记载着:清初,李姓来此建村。

对于“生李死吴”这一奇异风俗,岁的村民李毓汶说,实际上俺们不姓李,姓吴,死后在牌位和墓碑上,就改为吴姓了。

这些事都是从祖辈那里听来的,代代传下来。

为了证明“生李死吴”这一风俗确实存在,李毓汶老人还把笔者领到了他岁的老婶家里,找到了已过世叔叔的牌位。在这个牌位上清清楚楚地看到改成了吴姓。在李毓汶老人的指引下,我们又来到离村3公里远的一个山脚下,这里就是李氏家族的一块老茔地。在所立的墓碑上,死者无一例外地都刻着吴姓,清晰可见,而为他们立碑的子孙则刻着李姓。

在我国,姓氏是家族血缘的标志,认祖归宗意识根深蒂固。一旦改变,在名分上就意味着与原家族中断血脉关系,而成为列祖列宗的不肖子孙。所以,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任何人是不会轻易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姓氏的。

既然如此,那么小屯圈等村民为什么会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生李死吴”这一奇异的风俗呢?“隐姓埋名”是不是有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情呢?

隐居三百多年的吴氏后人

李毓汶老人告诉笔者,“生李死吴”的风俗是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的,当初改姓,是因为吴三桂的原因。

史书有记载,吴三桂祖籍辽东,字长白,出身马贩子家庭。明朝崇祯年间以武举累官至总兵,镇守山海关。

年初,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京师,吴三桂为报抄家囚父掳妾之恨,“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破李自成,封平西王,随之出兵西北诸省,残酷镇压农民起义。

后镇守云南,拥兵自重,年,称周帝。后其孙继之,康熙帝镇压削平。李毓汶老人说,当时吴家满门抄斩,剩了一个孩子,送给了姥姥家,就跟姥姥家姓李了。现在的小屯圈、后喦等村的李姓村民,便是吴三桂的后人。

那么,小屯圈等村的祖先是否真的从云南避祸而来?《牟平县志》主编王本世认为,不大可能从遥远的云南跑来,而很可能是从吴三桂的老家辽东,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辽阳市逃过来的。

他还认为,吴三桂的子孙后代隐吴姓李,并不是因为吴三桂的那个孩子的姥姥家姓李,而是因为其原籍的后代漂洋过海逃来胶东,首先落脚的地方就是宁海州(牟平旧称)后喦村,该村当年叫李家庄园,村中李姓居多。

他们不敢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人,自称李姓,是为了套近乎,这样李家庄园就收留了他们。至于小屯圈村的李姓,那是后来从李家庄园分离过去的。

在与小屯圈村相距公里的后喦村,岁的李纲老人对“生李死吴”的说法和小屯圈村的大致一样。

他说,新中国成立以前,小屯圈村的李姓逢年过节都来祭奠先祖。后来人家把宗谱抄了一份回去,就再也不来磕头了。

不知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还是后人不愿提及当年避难的事,这些姓李的吴三桂后人们只是凭着上一辈人的苦涩记忆,将这段不见经传的历史代代相传。高承柱衣玉华

吴三桂冲冠一怒

在明清之际的大舞台上,吴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军入关而名噪一时,年后又举兵叛清,一度割据西南。陈圆圆本系苏州一歌妓,因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声名鹊起。

吴三桂,中后所(辽宁绥中)人,祖籍高邮(今属江苏),生于明万历四十年()。他岁中武举,在与清军交锋中屡立战功,岁时已升至总兵(从二品)。崇祯十五年(),皇戚田弘遇为巴结吴三桂,将其掠买的陈圆圆相赠。吴三桂将圆圆留在北京,自己回到关外前线。

两年后,北京被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占领。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权衡利害后,接受招降条件,率部进京“朝见新主”。不料行至半路,得知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不由勃然大怒,当即返回山海关。李自成招降不成,遂率十万精兵前来攻打。吴三桂自知不敌,向清军求援。

顺治元年()四月,吴三桂与多尔衮所率八旗精锐联合作战,击溃大顺军。这为清朝定鼎北京开辟了胜利之路,吴三桂由此也背上了“汉奸”“叛徒”的骂名。其后,吴三桂奉命追剿李自成。顺治二年,李自成兵败后,被地方地主武装击杀。接着,吴三桂率部驻守陕西汉中,由此进军四川,再南下贵州、广西、云南,灭掉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小朝廷。康熙元年(),因功晋爵为平西亲王。

起兵反清节节败退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藩,吴三桂遂起兵反清。由于不得人心,节节败退,遂于康熙十七年三月,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宣布即皇帝位,国号大周。之后不到半年,即于八月十八日病死。

胡国柱等心腹将吴三桂遗体秘密运至贵阳,受遗命即位的其孙吴世璠到贵州迎接,后即携祖父遗体匆匆赶回昆明,秘密安葬。据说,只有其岳父郭壮图等极少数人知道葬地。

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终被攻破。清军入城后,全力寻找吴三桂墓,结果均系伪墓。后来得一消息:吴三桂已被火化,骨灰匣藏在安福园石桥水底下。果然在桥下找到骨匣,即刻送往北京。

康熙帝不辨真伪,即命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首个思维克隆人可能是华裔”, 专访《虚拟人》作者,谈思维克隆人与人工智能

人类如何实现生命不朽?除却现代科技提供的“基因克隆人”方案,现在又有人提出“思维克隆人”方案。美国人玛蒂娜·罗斯布拉特和妻子碧娜(此前,罗斯布拉特已通过变性手术,成为一名女性)目前建立了通过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生李死吴:隐居的吴三桂后人, 他们,活着姓李,死后墓碑改姓吴,在牟平村子里生活了300多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