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近日再次对保送等照顾性政策作出调整,对年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将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条件,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除省级优秀学生外,对于其他特殊学生保送,今年还进一步明确,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有关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限额将逐步减少。(1月日新华视点)
对于保送生政策之所以必须进行调整、“瘦身”,乃至最终彻底“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道理无疑显而易见,因为长期以来,在实践中,作为原本旨在“高考统考的补充,给特殊人才的一个通道”的保送政策,尤其是其中“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严重变异,不仅没有充分发挥“补充高考统考”作用,而且事实上异化蜕变为一种严重损害高校录取公平,往往被少数非富即贵子弟利用腐败特权上大学的“捷径”。
这种背景下,全面彻底取消早已名不副实的“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政策,显然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仅有利于捍卫基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高考公平,也有助于从源头上祛除这一极易引发特权腐败的土壤。不过,令人稍感遗憾和不足的是,尽管此次教育部对保送政策进行了大幅瘦身,但步伐仍然并不算大、也并不十分彻底,如一方面,虽明确将彻底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但仍留下了一个三年的缓冲期,要到年,才能“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
而另一方面,针对“省级优秀学生”之外的其他种类保送生,虽也提出了相应的“瘦身”要求,如“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限额将逐步减少”并没有进一步明确,这几类保送政策是否也将逐步彻底取消。众所周知,依据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共有5类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其中,除了“省级优秀学生”,还包括“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退役运动员”等4类。
虽然,相比“省级优秀学生”保送,上述这4类人员的保送,并不存在类似的严重特权腐败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这4类人员的保送资格,实际上同样没有太大必要继续长期保留。因为,伴随新一轮旨在破除“一考定终身”单一评价体系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这4类人员的上大学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新的高考招生制度来解决,根本无需再继续保留这样一个完全绕开高考的“保送”制度。这诚如有教育官员指出的,“在新的高考制度下,统考的比重占整个录取分不足%,怪才、偏才等可以在这个新的招考体制下脱颖而出”,“同时,高校的自主招生还为通过选拔的这类人才给了-分不等的加分优惠”,像“奥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退役运动员”,如果他们足够优秀、拥有足够出色的特殊才能,根本就不应该回避高考,而非得依赖“保送”这样的特殊捷径。张贵峰
新闻推荐
本报1月日讯(记者许凯通讯员钱钟武)今天,吨航空煤油从济南炼化装车,运往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张马屯油库。至此,济南炼化生产的航空煤油正式投放市场,向机场供货。随着航空业发展,特别是长途航班、国际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