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冬天,老舍在郑振铎的陪同下到燕京大学南园宿舍的吴文藻、冰心夫妇家中做客。刚说了一会话,老舍就同冰心3岁的儿子嬉闹,两人很快就打得火热,冰心很是费了一番工夫才把儿子哄开。老舍给冰心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真心喜欢孩子,同时孩子也喜欢他。后来,冰心又陆续生了两个女儿,老舍偶尔来做客的时候,总是大受三个孩子的欢迎。
1940年冬,冰心一家搬到重庆。早先一步到达重庆的老舍特意赠送了一首题为“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的七言绝句祝贺乔迁之喜。随着老舍做客次数的增加,孩子们和他更熟悉了。
老舍每次快进冰心家门就大喊:“客人来了,好茶泡上了吗?”孩子们听到他的声音,就一窝蜂地跑出来叫:“舒伯伯来了!让舒伯伯讲故事。这点心给舒伯伯吃,”继而热情地把老舍围在中间,让他给讲故事、说笑话。
每次,老舍一到家中,孩子必先把他抢到手,无话不谈,说学校的事,说小猫小狗,说得不亦乐乎。一次,冰心10岁的儿子接到了舒伯伯的一封“告急信”:“我的烟快吸完了,但没有钱买,你来这里的时候,别忘了,带香烟两吨!”类似的玩笑,几乎每次都开,让孩子们都乐坏了。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孩子们开始读老舍的小说了。他们不厌其烦地问:“为什么舒伯伯小说中的好人都姓李呢?”“因为伯伯最喜欢李这个姓了。你们要是听话,下一次小说的好人就跟你父亲一样都姓吴。”“一言为定,我们一定听话。”说完,几人又闹成一团。
同时,老舍也把自己的书读给孩子们听,用孩子们懂不懂自己书中的语言当作检验标准,因而他的作品忌用生冷的词,非常口语化。
后来,老舍在赠给冰心的诗笺中,题了两句诗:“闲来喜过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
多年后,冰心在自传中回忆起在重庆居住的五年多时间里,感叹道:“那段日子,来客络绎不绝。但我们夫妻俩最亲密的朋友是老舍,孩子们最欢迎的来客也是老舍。”
□姜炳炎
新闻推荐
每天梳头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却不够重视它,有的人为了省事,就烫了头发,早上起床后就随便用手抓一抓,也不梳头,养生保健的机会就这样被错过了。中医认为,“诸病于内,必形于外”,头部是人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