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在险途———
距离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只剩1年多,为了那最后一线晋级希望,国足仍在12强赛上挣扎着。3月13日,足协公布了参加本月世预赛的集训名单,并通过官网宣布,国足将于2017年3月16日至29日在长沙、伊朗德黑兰组织集训并参赛。
很显然,只需要半个月时间,在主场对阵韩国队和客场对阵伊朗队这两场比赛过后,国足的命运也许就会非常明朗了。
国奥在彷徨———
另一方面,距离2020年东京奥运会还有3年时间,国奥队似乎更能寄托希望。在今年1月通过的《中国足球协会2020行动计划》中,提出了2020年之前的国家队建设目标,其中就包括男足国奥队打入东京奥运会男足决赛阶段比赛。
老问题:土帅洋帅?
两大留洋元老入主看中的洋帅怎么办?
去年,1997年龄段的国青球员参加了巴林亚青赛,结果铩羽而归,小组都未能出线。由于这支球队将会是国奥队的主要班底,因此各方对于这支球队都充满了期待,总局和足协也非常重视。据悉,总局最近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聘请国内教练担任国奥主帅,邵佳一和孙继海的名字被屡屡提起。
这两人在球员时代都是中国足球“留洋派”的代表,邵佳一曾经在德国踢球,而孙继海则曾经效力于英超的曼城。退役之后,邵佳一曾在中超球队北京国安担任过体育总监,而且为人情商很高,各种人事关系都整理得非常清楚。而孙继海此前也考了教练证,原本想要当教练,但后来却自己创业进军科技界。“海叔”在中国足球界的地位就像是姚明在篮球界的地位,上个月姚明当选了篮协主席,因此上级单位也有人想要将篮球界的改革移植到足球圈,希望能够有几个既有足球专业背景又有海外经历的球员,给中国足球界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不过,不管是邵佳一还是孙继海,他们都没有实际带队的经验,突然接受如此重大的任务是否能够胜任?去年足协主席蔡振华曾经前往欧洲考察,已经敲定由挪威人特龙·索利德担任国奥主帅,进行组队和集训。但是一旦孙继海和邵佳一入主国奥的话,此前一切决定都打了水漂。
新花招:以赛代练?
国奥征战中甲联赛谁来负担球员薪水?
如果组建两支国奥队,其中由中方团队带领的球队很有可能将会去参加中甲联赛。按照提议,这支球队将会作为编外球队征战2018年的中甲联赛,而中甲规模变为17支,每轮一支球队轮空。国奥与中甲其他参赛球队的比赛计算分数,但最后不记名次。这支球队产生的相关费用全部由足协承担。
实际上,这不是中国足球第一次想要提出让国奥队参加职业联赛了。2010年,当时的足协主席韦迪就曾经提出过要让国奥打中甲的比赛,但是当时的反对声音太大最终不了了之。其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莫过于球员属于俱乐部所有,国奥队并非是一支俱乐部球队,很难支付球员们几百万的年薪,而球员所属的俱乐部不可能出这笔费用让“自己的球员打自己”。而足协虽然能够承担一部分费用,但巨额的年薪还是难以承受的。
拍脑袋:朝令夕改?
推U21球员上场新规U23球员遭彻底放弃?
据《足球报》透露,足协还有第三方案,那就是在2018赛季出台U21球员上场政策,以达到锻炼国奥队适龄球员的目的。这项政策其实也是一条“回锅”的老政策,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足协在联赛中强力推出过U21政策,要求每支球队在比赛中派出U21的球员出场。当时这个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预选赛,虽然最终这批球员未能闯入奥运会,但是却培养了一批中国足球后来的中坚力量。孙祥、曲波、杜伟、徐亮,甚至是赵旭日、冯潇霆、周海滨等,都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类似“U21政策”的青训政策在欧洲足坛也有不少先例,比利时、苏格兰等顶级联赛均执行类似强制用人规定,英超也有俱乐部一线队报名球员中本队本地区所培养队员的人数要求。
而推行年轻化的规定在中超却有点水土不服,本赛季之前中国足协推行了U23政策,要求每场比赛必须要有一名U23以下的球员首发上场,在经过了两轮比赛之后,实施的效果却并不太理想。首轮比赛,U23球员的平均上场时间为54.5分钟,有5人打满全场;第二轮,U23球员平均出场时间已经下降为了48.5分钟,打满全场的球员人数也缩减为3人。不少U23球员出场仅仅15、16分钟便被换下,从教练的换人上可以看出,这完全就是赛前制定好的套路,专门应付足协的规定。更让人害怕的是,在现行的政策之下,U23的球员都很难在中超获得很好的机会,更不要说未来有了U21的新政。此前,球迷们讨论的是U23新政之下,24岁的年轻球员怎么办;也许,下赛季,U23的球员也需要担心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了。(闫雯雯)
新闻推荐
浪漫海岸广东茂名森林公园茂名滨海公园高州玉湖放鸡岛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高州仙人洞信宜天马山御水古温泉为宣传推介茂名丰富的旅游资源,贯彻落实《梧州、茂名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和《茂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