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王 成
4日傍晚,中秋佳节的团圆灯火正渐次点亮,黄志丽却舍弃家人,赶到法院接访一名聋哑群众。因为无法用语言交流,黄志丽耐心地把要说的话一字一句写在纸上,还递给他一张诉状,详细介绍起诉的流程。
“做一个脚下永远沾着泥土的法官”,是黄志丽一直以来的职业追求。身为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巷口人民法庭庭长,黄志丽扎根基层审判一线15年,用一件件公正的判决、一次次成功的调解,坚守法律底线,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在黄志丽审理的一起纠纷案件中,被告蔡某以原告陈某家的一面墙为公墙,建起了四层楼,陈某原本南北通透的房子,采光、通风大受影响。在接到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的判决书后,蔡某怒气冲天:“我就是不拆,看你能把我怎么样?”
黄志丽多次到蔡某家通过释法析理做通思想工作,在不影响房屋结构的前提下对房屋进行拆除,蔡某后退一米半的空间给陈某通风采光,也最大限度减少了蔡某损失。
“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妥善修复受损关系,才是群众需要的公正。”黄志丽说。黄志丽办结的5000多个案件中,40%在立案7天内调解结案,所有案件无一发回改判,无一信访投诉。
在芗城区不少老年人眼中,经常巡回办案、走街串巷、嘘寒问暖的黄志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黄志丽也成了他们口中的“法官闺女”。记者跟随黄志丽到多个村庄、社区走访,很多老人看到黄志丽后,都用闽南语跟她打招呼,还有老人上前与黄志丽拉起家常。
黄志丽说:“10多年的基层审判实践,让我深切感受到,只有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才能真正赢得群众认同。”
为了更好地方便群众,芗城区法院把司法为民的台子搭进社区、乡村,创设“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开展巡回办案、诉前调解、法律咨询。黄志丽把办公电话公布在社区公告栏里,再与自己的手机绑定,确保群众随时可以联系到她。
入党10多年来,黄志丽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面对物质诱惑和人情面子,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坚守法官职业操守。一起遗产分割案件,当事人先后三次拿茶叶、购物卡和现金,硬要塞给黄志丽,都被她婉拒;一个被告开发商打电话给黄志丽,承诺如果判决有利于被告,将为她安排海南五日游,更是被黄志丽严词拒绝。
“这几年,虽然少数基层法官选择了离职,但我的内心从来没有动摇过。”黄志丽说,“一想到法官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和幸福感,一想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够为祖国、为人民做一点工作,我就觉得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新华社福州10月5日电)
新闻推荐
本文图均为微信公众号:云南警方图国庆前三天,42万余名游客涌入丽江,丽江警方全警取消休假坚守安保一线,累计投入警力7012人,每名公安民警和警辅人员全部坚守岗位,守护平安。针对国庆期间大量游客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