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围绕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
微评:客观而言,图书专著“挂名主编”不是新鲜事。但是,当违法的图书“挂名主编”被一些机构和人员做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时,无疑还是让人感到震惊,亟需打击和遏制。(价格鉴证师余明辉)
微评:与其“专著挂名”,不如专注改革;买卖“主编席位”现象,倒逼职称改革的扎实推进。对学术载体的价值“挤水分”,让其回归承载功能,剥离“附加值”。只要让学术GDP“皮之不存”,专著挂名又“毛将焉附”?(职员李云)
微评:斩断图书专著“挂名”利益链还须法治给力。要采取有力措施,掐断变味的供需关系。比如,对教材类图书专著规范治理;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审标准,健全学术评议机制,不再将主编、副主编等作为评职称的条件;加大对“挂名”买卖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法治威力。(时评人付彪)
新闻推荐
观点集萃事件:据《法制日报》报道,男性陪产假是近几年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前不久,有消息称江苏省拟立法明确男性共同育儿假,在男性陪产假的基础上增加假期。这一消息再次将此话题推上舆论前台,只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