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国安
日前,公安部在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其中提到,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
近年来,我国电动车火灾事故频发,并呈逐年增长趋势。电动车火灾的发生,主要是由充电引发的。一是电动车到处停放,哪怕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楼梯间,也会停满电动车,甚至有住在二楼以上的业主,从上面拉一条线到楼下,为自己的电动车充电;二是充电本身带来安全隐患。许多地方都因为充电发生了火灾,事后一查,发现多是因为电瓶老化或充满后没有及时拔掉。
应对电动车充电火灾,最容易想到的是加强管理,通过建章立制,严格监督来解决问题。上海浦东的广兰小区原来也是这么干的。去年12月,上海市公安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动车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规定任何人不得将电动车停放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处,不得长时间充电。小区所属警方进行了专项整治,甚至开出了第一张个人消防罚单。尽管耗时费力,但效果并不好,“飞线”充电的情况还时有发现,无法根治。
这里有一个实际问题。你禁止“飞线”充电,那些二楼以上业主的电动车总得有个充电的地方啊!再说,你禁止长时间充电,难道要业主下班后守在充电的车旁边,一直蹲守到半夜或者半夜还得起床看一下?这几乎是不可能操作的。
那么,小区内如何杜绝电瓶车无序充电、乱停乱放?上海浦东张江“广兰丽园”小区实行的“智能充电”就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办法。公安、消防、居委会和业委会联合推出社区安全充电装置,小区配备了7套电瓶车安全充电系统,分布在每栋楼的地下一层,每套系统都有8-10个插孔,能同时满足78辆电瓶车的充电需求。每一个安全充电系统的插孔右侧,都印有一张二维码,用户微信扫描后,即可接入电源为电瓶车充电。系统在扫码点击“开始充电”后,才会接通电流。充满一次大约需6小时,一次花费1.3-1.4元,一辆电动车一个月用电费用在20元之内。遇有电瓶老化、电瓶充满会自动断电。用户手机全程可以看到充电状态,遇插头被拔、充电完成,都会有消息第一时间推送到手机上。用户的充电详情,还会实时反馈到小区中控室,供小区工作人员24小时监控,甚至连电动车被偷也会及时发送信息。现在,整个小区内杂乱停放和接“飞线”的情况完全消失,结合云端设备和智能硬件,在管理上更加方便、科学、精细化。
上海小区的“智能充电”再次说明一个问题:在社会管理中,不仅需要健全制度,也应该注意发挥科技的作用。推广电动车“智能充电”,就是治理电动车火灾的一个好办法,既解决充电难题,又消除安全隐患,实行“疏堵结合”,比起仅靠“禁令”的“严防死守”,显然是一个进步。
新闻推荐
2017年12月30日-31日,县委书记程志翔深入大石、徐桥、新仓、小池等乡镇调研指导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