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文雅过清明 □王溱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03-31 11:14   https://www.yybnet.net/

清明节快到了。

单位等团体会组织去烈士陵园、纪念馆。瞻仰、缅怀、献花、宣誓,虽年复一年,但对先烈的功绩永远铭记。

个人呢?家里有逝去亲人的,也会去殡仪馆,或墓地祭奠、追思、哀悼。“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几乎是不变的程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注定弥漫着“思念”和“悲伤”。

但是不是所有的缅怀非要用泪水来表达呢?

在印度尼西亚,清明节这天,当地的华人仍保持着老祖宗的传统:祭奠先人。过去,他们各自为营,在家举行仪式,后来有了同姓宗祠,便在宗祠里祭拜先祖,而且全家老少倾巢出动。一系列的祭拜仪式举行完后,参加祭拜的人通常会留下来一起共进午餐,有时还利用这个机会向学习优秀的宗亲子弟颁发奖学金,甚至举办联欢会。其目的,一是“联谊”,彼此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认识,加深了解;二是感恩先人功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继承先人的传统美德;三是通过欢笑,让先人在九泉之下得以慰藉,同时也给所有亲人祈福。

悲伤变成了“互勉”与“励志”,这不失为一种“创新”的悼念形式,比之“泪流满面”,显得更理智更文明。

其实清明节历来不仅限于“悼念”这一种过法。

清明是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属性的节日,也是春天最美的时节。在经过了整个冬天的蛰伏之后,万物开始生长,人们的各式活动也开始多了起来。踏青、蹴鞠、植树、旅游等,这些先人就有的活动形式,经过一代代人的相传,在不断地发展、融合、并不断地适应不同的时代,呈现出多彩的内容。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南加州,华人在清明时,除了在陵墓前摆上鲜花、水果等贡品外,许多侨团组织还会刊登春祭广告,或张贴告示,组织华人集体去就近墓地祭奠先人。祭奠的过程,也是华人们聚集的过程,老移民新移民,握手相识,彼此建立了联系,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当地的历史学会会按惯例,举办研讨活动,追忆先民们在异国他乡做出的贡献。

清明节变成了“集体”活动,变成了“学术”研讨。独出心裁,又令人耳目一新。实际,先人们在天之灵,更多的是希望听到和看到后人们的幸福欢笑和崭新一面,而绝非“哭哭啼啼”,更不是“纸钱”满街飘。

这点,有些地方可以说“贻范古今”。山西南部许多地方清明节上坟,不燃香、不化纸,原因是寒食节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所以悼念不见火苗,成了当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个习惯在文明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实在难能可贵。不烧纸但要蒸大馍,夹上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你看这清明过的,即表达了孝道,又继承了传统。多彩、文雅,满满的文化气息。

新闻推荐

冷食饮料餐饮业消费新蓝海

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预计超过3.9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0.7%。餐饮业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也是更好服务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大舞台。记者最近在深入食品和餐饮企业采访中发现,在餐饮舞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文雅过清明 □王溱)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