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巷议
□浙江 钱夙伟
近日,湛江一学校推行“手机不进校”举措,每天早上值班教师和保安都会在校门口,用金属探测器对学生全身上下扫描安检。对此,多数网友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有部分同学表示,大热天校园安检排长龙怕中暑。还有学生吐槽,过安检搜书包时,自己早餐里的鸡蛋都被捏爆了。(据《广州日报》5月25日报道)
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尚未定型、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的成长阶段,为了帮助他们有节制地使用手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确实是需要的,但具体的实施手段应该柔软一点。
报道中,学生每天排长龙过安检,既浪费了他们的珍贵时间,夏季在太阳下长时间等候,确实也怕中暑。至于“我早餐里的鸡蛋都被捏爆了”,则有失对学生的尊重。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
现在不少学校立足于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有序规范使用手机的重要性,比如上课前统一把手机上交到班主任办公室,下午放学后再从老师那里统一领取。对于课外时间使用手机,也有一定的制约措施,比如制订宿舍管理规定等。这样疏堵结合,无疑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考验着校园管理者的智慧。一方面,学校和学生是平等关系,学校并没有任何特权,居高临下的管理必然难以推行。另一方面,如果多一点以人为本的教育情怀,多一点身处手机时代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少一点简单思维和粗暴做法,“手机不进校”完全能够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学校根本没有必再“大阵仗”地检查。
新闻推荐
经中国警方和外交部门通力合作,在肯尼亚警方和执法机构的积极协助下,5月26日,公安部“猎狐行动”工作组将湖北省公安机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