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国星 程刚
“享受到医院的上门医疗服务,我非常感动。给杨凌示范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点赞,给杨凌示范区医院点赞!”在提到医院组织家庭医生团队上门为自己提供医疗服务时,张兴教授赞不绝口。
今年67岁的张兴,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专家。由于长年的辛劳工作,今年以来他的右腿出现明显疼痛。张兴在药店买了一些药,在家自己治疗,但效果一直不明显。得知这一情况后,6月22日,杨凌示范区医院立即组织疼痛科、中医科、消化科等科室高年资的医师主动上门,为张兴体检,做了针对性的用药调整,还与他建立了常态化联系。
这是杨凌示范区医院突出党建引领、助力区校融合的一个实例。该院打破常规,要求医生特别是具有党员身份的医生不但要在院内坐诊,还要真正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主动上门为科研专家提供医疗服务。
4月4日,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时明确指出,要有针对性地为区内高校的老教授、老院士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科研专家当好“五星级服务员”。杨凌示范区医院党委班子立即作出部署,提出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全院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担当意识、服务意识,真正为就医群众以及区内高校专家、教授多做实事、好事。
据了解,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医院把党建工作与提升便民举措、建立区内科研专家服务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推行了一系列提升服务的措施。在增设10余项便民服务举措的基础上,该院专门推出以服务科研专家为主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建立党员示范岗、设置专家教授窗口和专用病房、开展常态化党员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双向转诊会诊平台,组织专家定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医院坐诊,帮助校医院医护人员提高诊疗技术水平。目前,该院已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184名科研专家、32名劳动模范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为14名科研专家提供慢性病上门服务、建立电子信息病历,架起了一座服务专家、教授的“连心桥”。
医院主动服务科研专家的举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也让医院党委更加坚信: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要做实做精,就必须从制度建设、班子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医疗质量与安全保障、医德医风建设等方面入手,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医院各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医院党委始终用党建工作统领医院各项工作,制定了《“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医院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等制度,使党委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坚持每季度开展1至2次党员医疗服务志愿活动,组织医务人员积极深入到乡镇、社区、福利院、学校、工地等,常态化开展党员医疗志愿服务。
同时,医院党委引导全院各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如内分泌科党支部牵头建立杨凌糖尿病患者微信群,为患者答疑解惑;儿科党支部与杨陵社会福利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为孩子们建立健康档案;神经内科党支部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诊疗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全院党员提高了觉悟、锤炼了党性。该医院坚持每年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医疗质量安全月、医疗质量提升和医德医风教育专项整治等活动,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以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
4月15日,2018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在杨凌示范区拉开帷幕。比赛期间,一位参赛选手突发疾病、呼吸骤停。杨凌示范区医院派出的医疗保障人员及时赶到进行救治,使这位运动员脱离了危险。近一段时期,杨凌示范区医院党员干部积极履行职责,不怕吃苦、冲锋在前,与其他医护人员一起任劳任怨,圆满完成了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自行车赛和农高会等重大活动的医疗应急保障任务。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彰显了医者仁心、人间大爱。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按照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总体安排,在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全面自查的基础上,8月22日,国务院派出31个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