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抱抱……”“宝贝不哭了啊,妈妈最近有点忙,等忙完就能回家抱你了。”视频一头是年仅一岁七个月的女儿撇着小嘴,委屈地哭喊着要妈妈抱,视频另一头则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病区护士朱思贤在偷偷抹着眼泪。
这是朱思贤进入隔离病区10多天里与女儿唯一一次视频通话时的场景。
“90后”朱思贤是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1月23日晚,正在上大夜班的她接到医院紧急通知,要求在科室随时准备接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来不及抱一抱心爱的女儿,也来不及跟家人作个简单的道别,她便踏上了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这也让近在咫尺的家,成了暂时回不去的地方。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朱思贤每年除夕都会坚守在岗位上,今年也不例外,对此,她早已习以为常。
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手套、鞋套,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朱思贤每天穿梭在隔离病区,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由于隔离病区的患者均没有亲属陪护,护理工作十分繁重。她除了要为患者做好测血压、量体温、输液等日常护理工作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1月24日下午,隔离病区收治了一例武汉返乡的疑似患者。通过紧锁的眉头和慌张的眼神,细心的朱思贤发现患者非常紧张。于是,她便上前柔声安慰道:“阿姨,不要紧张,有我们呢!”接着,将医院发给她们的牛奶和水果分享给患者,患者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为了继续缓解这位患者的情绪,朱思贤利用休息时间加上了患者的微信,还与同事们建了一个微信群,在群里陪她聊天,患者很快便适应了环境。后来,这位患者被确诊了,转诊到了市立医院,朱思贤仍不忘在微信群关心问候她。
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加之不停地走动,不到一个小时,朱思贤就会全身大汗淋漓,汗水常常会滴到护目镜上,模糊了视线。为了降低感染风险,1月28日那天,她请同事帮忙将长发剪短。
轮休时,朱思贤会通过手机了解最新疫情信息,当然还有她最牵挂的女儿,会一遍又一遍翻看着女儿的照片、小视频。1月29日凌晨,正在值班的她,接到了一例发热门诊转来的留观患者,这位患者是一名3岁的小女孩。看到小女孩的那一刻,她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我现在唯独害怕的是跟女儿视频,害怕自己忍不住会哭。”朱思贤告诉记者,进入隔离病区10多天了,只和女儿通过一次视频。
“虽然对她有些担心,但是我们一家人都很支持她,因为患者需要她!”正值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这些天来,朱思贤的丈夫来浩悉心照料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女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眼看着距离2月10日返岗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来浩决定向单位申请延迟上班。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很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接下来,我会继续和同事们一道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守护每一位患者健康,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朱思贤坚定地说。 本报记者 刘春艳
新闻推荐
汪明浩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市平谷区政府权威部门获悉:北京市平谷区委副书记、区长汪明浩同志因病于2019年12月5日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