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质营商环境推进项目攻坚
●市委党校周鹏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紧扣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掀起项目攻坚新热潮,迈出“十四五”发展第一步。项目攻坚的各领域、各环节都是在一定经济环境下展开的,尤其是在一定的营商环境下展开的,营商环境的优劣,决定着项目攻坚的质量和进度。
一、优质营商环境为项目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首先,优质营商环境是项目集聚的“强磁场”。“环境就是气候,资金就是候鸟;哪里环境好,资金、项目就往哪里飞”。营商环境是重要的市场信号,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之下,能够对项目的集聚形成强大的吸引。
其次,优质营商环境是项目建设的“加速器”。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优质营商环境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减少项目建设的相关手续,压缩项目建设的时间,发挥提速的功能。
再次,优质营商环境是项目成长的“催化剂”。优质营商环境能够凝聚大量的优质资金、高端人才、创新团队和技术创新成果,为项目的发展丰富现代化的生产要素,降低项目运营的综合成本,促进快速成长。
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项目攻坚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推进项目攻坚。一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学习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压减手续、压缩时间,提高政务服务的便利程度。推行“容缺受理+承诺”,持续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探索实现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在同一平台申请办理,在材料齐全情况下“一个窗口”一次领取材料,从而提升“开办企业”便利程度。深化施工图审查改革,推广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探索“竣工测验合一”改革等措施,压减相关手续,实现从项目立项备案、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到相关中介服务的优化,从而提升“办理建筑许可”的便利程度。利用智能技术、大数据、电子政务平台等现代技术工具,通过数据自动筛选、智能审批、资金自动到账等智能手段,推进惠企政策直达企业。二是提高政务服务能力。一方面,通过推进政务受理工作向专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提高前台的综合受理能力和后台的集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丰富自助服务设备、图视操作流程、为不善于自助操作人员提供志愿服务等措施,提高现场辅助服务的能力。三是优化政务服务监管。为加强事后监管,政府上门检查的次数和部门数量势必有所提升,不仅会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对企业正常生产形成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建议借助信用信息、大数据等资料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果;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健全“容错”机制,对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行为采取宽容处理方式,能不进入企业核查的尽量不给企业形成影响。
打造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推进项目攻坚。一是建议通过优化企业接入申请、方案设计、合同签订、外线工程施工等各环节,并且将所有环节集成在一起,提升“获得电力”的便利性。二是建议推进用水用气报装标准化,统一流程、要件、时限等要素,进一步优化企业接入申请、现场踏勘、管线设计、管线施工、签订合同、装表通水(气)等全过程,并且将所有环节集成在一起,提升“获得用水用气”的便利性。三是多措并举,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建议各相关政府部门及时掌握上级部门的最新政策,精心编制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力度开发新产品,如开发“随借随还贷款”等,满足不同项目的差别化需求,畅通本市项目与资本市场的联通渠道。
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推进项目攻坚。一是对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清理不符合推进项目攻坚要求的规章制度。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推进信用信息加强归集与共享;另一方面,加强政务诚信监测评价,探索行业信用评价,扩大信用评价报告应用领域。三是优化法院服务,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推动提高合同执行率。四是提升“企业注销”的便利性。学习浙江省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在深化部门之间数据共享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与营业执照合并注销的许可事项清单,探索“证照并销”机制;另一方面,针对法院宣告破产的企业,持终结破产程序裁定书申请注销,探索出台“破销联办”机制,简化注销手续。五是加大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的力度。通过优化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两者质押融资服务,探索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惩戒机制等措施,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营造良好环境。
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推进项目攻坚。一是强化城市精神的支撑力。“聚山纳川、一马当先”城市精神包含了开放、包容、多元、奋进等重要元素,应强化其对项目攻坚的支撑作用。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在“诗城英才”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为项目攻坚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提高公共服务的社会满意度。推进产城融合,提高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为项目落地解决企业职工子女教育后顾之忧。通过引育并举、自建和共享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优质医疗资源,为项目攻坚提供重要保障。
新闻推荐
3月8日16时45分,以往放学后静悄悄的沈阳市浑南区第一小学河畔校区里,欢声笑语不断。在学校一楼大厅,10多名学生全神贯注地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