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一屏观生产、一网管全程” 数字化农业 实现“一网通办”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21-11-23 10:30   https://www.yybnet.net/

在上海浦东新区宣桥镇腰路村下盐路六奉公路转角处,有一大片水稻田。与一般的水稻田不同的是,在一大片稻田里,竖起了一根根白色的金属杆件,上面还能看到摄像头。

原来,这是腰路村的5G水稻种植示范区,也是国内首个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

280亩的示范区被分成了25块。“你能看到的一个个杆件就是智能化一体监测杆,总共布置了25个。”清美集团腰路基地的场长宋俊元告诉笔者,通过这些监测点位,与田间管理有关的光照、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能被工作人员实时掌控。示范区建立了数字水稻AR平台,平台利用无人机、农田智能监测杆、巡田手机等设备获取数据,由人工智能系统自主管理,实现了数据采集、分析、解译、建模、决策和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

除了5G水稻种植,腰路村的数字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还包括了蔬菜种植。蔬菜种植基地内,绿叶菜工厂化生产示范区、番茄工厂化种植区、农产品大数据中心等,分布在占地数十亩、大小不一的玻璃房内。

在一间玻璃房,工人们正在整理一株株秧苗,准备种在地上的一个个长长的栽培槽中。这个占地2亩多的玻璃房其实就是一个大温室,四周及顶部均为一块块巨大的玻璃,顶上有可开启的幕布,侧面有一排大型的排风扇,地上还有一排排轨道。

“通过槽种的方式,这里可以种植小黄瓜、番茄等多种蔬菜,像现在种的小黄瓜35天至45天就能成熟收获。”宋俊元介绍,利用设置在室内的控制柜,可实现温室的自动遮阳、自动保温、自动灌溉、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操作。“地上的轨道,既是运输的轨道,在冬季利用热水在管道里流动,又可为蔬菜生产加温。温室里的蔬菜种植产量更高,像鸡毛菜一年能收获8-10茬。”

更重要的是,整个数字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由于采用了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实现了“一屏观生产、一网管全程”的“一网通办”模式,让农业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更成为腰路村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

数字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相比传统农业,能减少工时消耗95%,减少人工83%,蔬菜灌溉用水节省70%,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生产出真正的“两无化”产品。

(陆怡)

新闻推荐

一夜无眠战暴雪

11月22日凌晨,在鸡西站西场,工作人员进行清雪作业。黑龙江省鸡西市气象局于11月22日03时50分将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屏观生产、一网管全程” 数字化农业 实现“一网通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