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
新华社电 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吴志坚宣布,肩负“落月”——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重任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计划12月上旬择机发射。目前,嫦娥“三姑娘”及其“座驾”长征三号乙改进型火箭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吴志坚是在26日由国防科工局举行的嫦娥三号任务首场新闻发布会上作上述表示的。
嫦娥三号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自2008年国务院批复立项以来,科研团队经历了方案设计、初样研制、正样研制三个阶段。
“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器地外天体软着陆,新研技术比例达到80%以上。”吴志坚说,“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闯七道‘坎\’,包括多窗口、窄宽度准时发射,月面软着陆,两器分离,月地间遥操作,月面生存,测控通信,地面试验验证等。”
吴志坚表示,嫦娥三号肩负三大工程目标和三类科学探测任务。
三大工程目标: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三类科学探测任务: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务,是‘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对整个探月工程乃至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吴志坚说。
我国分别于2007年、2010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
相关新闻
近65万网民力荐
月球车得名“玉兔”号
新华社电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26日在国防科工局举行的嫦娥三号任务首场发布会上宣布,我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巡视器全球征名活动结束,月球车得名“玉兔”号。
“月球车的名称,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意愿,富有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李本正说:“对征集收到的名称,组织了由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依次进行入围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选出了10个入围名称。收到有效投票344.52万余张,其中‘玉兔\’号64.99万余张,得票第一,并通过终审评审。”
李本正说,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探月高风险
成功率仅51%
新华社电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李本正表示,月球探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并具高风险的工程。迄今为止,全球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仅51%。
迄今,美国进行了59次月球探测活动,前苏联64次,中国和日本各两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共129次。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全球仅有美国、前苏联完成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前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
“嫦娥三号任务各个系统均有大量新技术和新研产品,其中探测器系统80%以上技术和产品为新研。尽管进行了大量地面模拟实验验证,但是对月球,尤其是着陆区的环境认识还不充分。”李本正说,“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做了200多个预案。”
巡天·观地·测月
嫦娥三号“落月”百姓看点前瞻
延伸
阅读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在即,月球科学领域专家表示,除了巡视器轻盈落月——“落下去”和巡视器开展月面探测——“走起来”两大亮点外,嫦娥三号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历史上的几项“第一次”同样值得国人期待。它们主要由嫦娥三号携带的八大科学载荷中的三件完成。
有效载荷名称:天文月基望远镜;位置:安装在着陆器上;使命:进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研制单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西安光机所。
专家解析:在月亮上观天文是世界上很多天文学家最想做的事情之一。月基天文望远镜,相当于人类把“天文台”架到了月球上。在月球观测天空,观测星星,研究星系、恒星的活动。假如实现了,一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月基望远镜由望远镜主体、反射镜转台组成。对各种天文变源的亮度变化行为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然后拍照把数据传回地球。我们形象称之为“巡天”。
有效载荷名称:极紫外相机;位置:安装在着陆器上;使命:对地球赤道附近等离子体层进行极紫外成像探测;研制单位:长春光机所。
专家解析:美国曾经在地球轨道上用卫星观测地球等离子体层,只是从赤道附近过境,没有宽阔的视场,只能看到局部。
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通过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有助于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有观点认为,地球上一些自然灾害与地球等离子体层有关,所以相关研究具有科学意义。
载荷名称:测月雷达;位置:安装在巡视器上;使命:探测巡视路线上月壤厚度及其结构,月壳岩石结构;研制单位:中科院电子所。
专家解析:嫦娥三号巡视器的“腹部”有一台测月雷达。巡视器在月面行走,测月雷达可以测月球地底下30米深土壤层的结构和100米深的次表层结构。这个是国外没有做过的。
新闻推荐
岁末将至,天庆·国际新城在第十届精瑞科学技术奖中喜获规划设计优秀奖,这个由天庆集团开发建设的又一3A高档精品住宅项目,以其绿色生态的科学规划理念折服全场,成为甘肃省内唯一获此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