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
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有意思的是,在育儿领域,关于营养、疾病等科普的内容从来都是更新更前沿的更靠谱;而关于教育理论的内容,反而是古老的、经过一代一代人实践论证且不断深入解读而历久弥新的,更令人信服。
以下推荐的这几本书,经过多达三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看来书中的内容很多都已经是常识,但任何时候,重复和强调常识都不是多余的,而且很必要。需要说明的是,书中部分内容有历史局限或观点争议,甚至有些理论是互相对立的,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取二三策而已矣。
《教育漫话》
首次出版:1693年作者:英国/约翰·洛克译者:徐大建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
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
书摘:
“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当下,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不要强迫他学习,也不要因此责备他;你要尽可能地诱导他去阅读,但是不可将此作为他的一种任务。”
《童年的秘密》
首次出版:1936年作者:意大利/玛利娅·蒙台梭利译者:单中惠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娅·蒙台梭利,同时也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童年的秘密》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涵,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不同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
书摘:“童年时受到的心灵创伤所造成的影响慢性而持续,可人们却从不认为他们是造成成年人心理疾病的潜在原因,这类心灵伤害一般由喜欢发号施令的成年人对孩子自然成长中不断施加的压抑造成。”《爱弥儿》
首次出版:1762年作者:法国/让·雅克·卢梭译者:李平沤
《爱弥儿》是卢梭笔下的第一部小说体教育专著,写于1757年,出版于1762年5月。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其自然教育观为基础,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书摘:
“快乐的儿童享受了时间而不作时间的奴隶,他利用了时光而不知道时间的价值。”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我的教育信条》
首次出版:1897年作者:美国/约翰·杜威译者:杨小微,罗德红
作者约翰·杜威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杜威最重要的两个教育思想是:连续性以及实践中学习。他认为,成功的教育是一直延续下去的,就是现在所谓的终身教育。从实践中学习是经验主义、行为主义、进步论的产物。
书摘: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人的教育》
首次出版:1826年作者:德国/福禄倍尔译者:孙祖复
福禄倍尔是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幼儿园及其幼儿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称他为“幼儿园之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内在本能,尤其是活动本能的自发表现,也是幼儿时期最纯洁、最神圣的活动。活动本能日后将会逐渐发展成创造本能。因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加以束缚、压制,也不应拔苗助长,而是应当顺应其本性,满足其本能的需要。
书摘:
“家庭生活对儿童来说就是他的生活的楷模,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他将按照这种生活的楷模所表现的那样在自己生活中表现自己。” (小舒)
新闻推荐
随着国内旅游的快速增长,旅游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十三五”末,成都市将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达5200亿元。然而,成都旅行社协会发布的2016年成都旅行社行业白皮书却显示,去年全市纳入统计的旅行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