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老有所为寿而康

来源:江淮时报 2012-07-13 10:06   https://www.yybnet.net/

□萧承震

我到皖北砀山参加过 “梨花笔会”,又赶到萧县参加了两个书画活动。 88岁的省文史研究馆老馆员郑正两个活动都参加了,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书画之乡活动的采访。他还是那样精神抖擞,气宇轩昂,声音洪亮,作起画来更是大笔挥洒,横涂竖抹,看那气势一发不可收拾,围观的人大声叫好,他作画的气势更旺,丝毫不减当年,人们议论:郑老健康长寿,如其舅父萧龙士,一百开外。

郑正在萧县县城教书,退休后回老家到刘套镇过起了田园生活。他的画也多是田园风光,色彩鲜丽,情趣喜人。牡丹、荷花、小鸡、青蛙,有时画几节甘蔗,比喻百姓的生活节节甜,让人观后,不觉流涎。老壮妇幼,都喜欢他的画,从他学画者数百人。他在家乡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农民书画院,国内国际都争先报道,影响甚佳。

前几年,为了给年青人一个宽松的发展平台,他举家搬到徐州定居,在徐州,求他画者更是络绎不绝,年近九十的老翁还是“一天都不得闲”。

活动一结束,郑老邀我到徐州过两天。我们都老了,是“见一面少一面”的人了,他不邀我,我也准备去看他。

郑老住在徐州西城的一个高档小区,名曰“小康人家”,群楼高耸,道路畅通。有水泥大道,又有通幽曲径;小桥流水,喷泉美池;绿树红花,亭榭俨然;郑老是一位广结人缘,性情豪爽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场”,家里常是佳朋满座,有谈书论画的“文人”,也有叙旧拉家常的乡党白丁,他每天早六时起床,晚十时作息,中午小憇一小时,早晚在院内转一圈。南北东西约四百米,一圈下来就两三里路。第二天一早,我挽着他的胳膊,漫步大道、曲径,时时遇到同院的老翁、老妪、青壮年,有时还有稚童和他打招呼,他便喜笑颜开的向来者扬手致意,有时还逗几句笑话。往南有一片竹林,他喜欢在这里逗留一会,昂首竹干绿叶,说:“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日还虚心”。古人说的多好啊!岳飞、文天祥、杨靖宇都如竹一样有高节,这些民族英雄世人共仰,留名千古。以竹喻之是很有道理的。他崇拜英雄,亦爱竹。二十岁画的“竹”就深得白石老人嘉勉:吾亦画几六十年,未能似郑正先生之秀雅,先生年才二十,再用功追到板桥易也。他又想起家乡,说:“俺舅也喜欢竹子,那年在外边带来不少竹根,栽在后园,几年后竹子发了半园,都发到人家的院子里了。每天晚上麻古黝(一种鸟)都落满竹园,外边有人嘴馋了,用猎枪去打,闭着眼一枪能打下来几十”。说着,唏嘘不已。

往南走到大道的尽头,楼下住的张师傅是位养花师,他养的牡丹、芍药、兰花、茶花、月季等多多,张师傅正在松土施肥,看到郑老来了忙去家里搬凳子、端茶,郑老忙拉住他的手表示谢意,说:“看花!看花!”牡丹盛开,兰花欲放,他弯腰仔细观察着花的偃、仰、向、背各种姿态,牡丹为花中之王鲜艳富贵,叶有三叉九顶;兰为香中之祖,清淡雅韵,叶状犹美。他说:画画的不但要师传统,更要师造化。

一路漫步,观鱼、听泉、林翳鸟鸣。我们观看着团团樱花怒放,我说:郑老,你们小区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何?他说:“不差! ”他指着满院的樱花又说:“你看,现在日本的樱花几年间开遍大小城市,是和平的象征,想当年鬼子进中国和军阀混战,真是民不聊生,尸横遍野。我是过来人,都经历过,那时是有钱人过得胆颤心惊,穷人没有温饱,只要求‘草屋、薄地、丑妻、破棉袄\’就算满足了。我们现在是在天堂上,知足了!知足了! ”

郑老家住九楼,上电梯,回到家,儿媳洞琴已把热腾腾的饭菜摆满一桌,来他家几天,饭菜天天翻新,以素为主,多是老人爱吃好嚼的,好消化、营养丰富的。来了客人,更是花色多样。这几天,我的食欲大增,家乡的饭菜是真好吃。洞琴每日三餐,全部家务包着,也忙中偷闲画上张把画,她对画画很有灵性,耳濡目染二十多年,她的牡丹与公公的可以乱真。儿子玉岺早晚陪爸爸散步,家里迎来送往都他办。孙子师白,别看他才二十出头的年纪,在徐州已闯荡了几年,也是个人物啦,开了两间画店、买了两套居室、一个会所,宽敞明亮,安静典雅。专为爷爷置了一个六米长、二米宽的红木大画案摆在中央。郑老喜作大画,以前的画案也只有二米长,六尺的画可以作,再大就要边画边捲,不能看到整体,难免有些别扭。现在丈六纸铺开,一览无余,泼墨构图,痛快淋漓。他常到会所作画,完成的作品都是得意的传世之宝。他只管作画,别无他忧,孙子师白便为他出画集、办展览。郑老的名声被“炒”得在苏、鲁、豫、皖更响。近来,人民美术出版社要为他出一本《中国近现代画集》也就是俗说的“大红袍”。师白忙着选画,托裱、拍照、送稿,多次跑北京,万事俱备,不久将要出版发行。

师白开着他的“宝马”,带我们到他的会所。在淮海路北一小区的深处楼上,约有二百米的房间;名人字画挂满四壁;顽石花卉布置得当;“工夫”茶具摆放整齐;橱柜里摆满了图书。喝过茶,郑老便为我们作画,6尺纸摆上,他画了一幅荷花,气旺神足,香溢横塘。他说:“我现在作画,都是“全家合作”,我画他们‘指点\’,每画一张画快结束时,儿子说,这里还缺几根草!我看看,说的对,我就加点草。媳妇说,俺爸你看,这里可要几个苔点。我说要!孙子说,爷爷,这里还得加个淡叶,层次更丰富!我说对!对,对!一张完美的画诞生了。这也是群策群力完成的。他们看的多了,都成‘高参\’了。 ”说罢,哈哈大笑,儿孙们也都跟着美了。

老慈少孝,和合美美,郑老老当益壮,健康长寿,画艺更精!

新闻推荐

外事民警助拍“世界之窗”

◆3月26日上午,日本TBS电视台摄制组一行4人,来黟县采访拍摄专题片,该片系为日本TBS卫星频道《世界之窗》节目栏制作一部介绍建筑物“窗户”的节目,以此表现建筑物样式和其中包含的人类智慧。黟县...

相关新闻:
至今犹闻大刀歌2015-07-31 09:38
猜你喜欢:
书画一身王家琰2011-03-30 00:45
张大爷卖“像”记2014-01-03 10:59
评论:(老有所为寿而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