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近日,从民政部传出的一条消息在全国引起关注。记者将这一消息告诉多名河南籍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他们都喜极而泣。
重申政策 原国民党抗战老兵优先进敬老院
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被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一事,起因来自香港的人大代表王敏刚的提案。今年两会期间,这名香港代表提出提案“优抚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民政部7月5日晚发表声明,重申针对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的有关政策。
声明指出,随着城乡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民党抗战老兵与其他社会群众一样,享受了相应的社会保障,但仍有部分人员生活还比较困难。为此,民政部下发了通知,一是再次重申将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优先优惠进入敬老院、福利院;二是支持、鼓励、引导社会组织通过社会捐助等适当形式,对其进行帮扶救助;三是建议当地党委、政府对他们在政治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和照顾。
回访老兵 “能获国家承认,死也没遗憾了”
7月4日下午,荥阳高村乡段坊村,大雨,95岁的抗战老兵宋老夯正睡觉。两年前他的视力完全模糊,只能用耳朵辨别亲人。
得知是记者前来看望,他执意让儿媳妇搀扶着他坐到院里的屋檐下,腰板挺直。记者凑近告诉他关于民政部传出的消息,老人潸然泪下。他哽咽道:“你们就是救星啊,你们来了就能证明我这个人了。”
1938年,宋老夯参加当时国民党的部队,时任30师特种兵。1945年,不愿参加内战的他返乡当农民。由于历史原因,宋老夯和他的儿女受尽歧视,上学和参军都受到很大影响。
这样的影响也发生在与宋老夯同村,如今已101岁的姬脉乾的家庭。15岁外出讨饭的姬脉乾后来参军,跟过冯玉祥和吴佩孚的部队。后来,参加国民党40军24集团军。“我命大,日本人把我衣服两边都打满窟窿,都没把我打死。”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惨烈,姬脉乾思路清晰。后来,祖籍山东枣庄的姬脉乾留在河南成家,当了农民。“俺爹从来不敢惹别人,说话也都是低声下气的,一不是本地人,二是国民党部队,受尽了委屈。”姬脉乾的大儿媳告诉记者。
“现在国家终于承认我们了,我死了也没遗憾了。”姬脉乾说。
7月4日晚,记者致电抗战老兵金鑑。由于金鑑耳聋听不到电话,他的儿子金安现将这一好消息转达给老人。金安现告诉记者,“我父亲激动得说不出来话了”。
87岁的金鑑,是为数不多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也是现健在的河南籍抗战老兵中年龄最小的,而年龄最大的老兵已经104岁。
综合《大河报》、中广网
新闻推荐
中俄海上军演进入实兵演习阶段,共进行11项课目演练 日本海上演“情报大战”
俄“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 7月8日,中俄参演双方互派联络官随舰参加海上联合军演7月8日,“海上联合-2013”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开始进入实兵演练阶段,参演舰艇离港开赴演习海域当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