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名片
界河镇位于滕州市最北部,总面积83平方公里,是中国马铃薯之乡主产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区。先后被评为中国果菜百强乡镇、中国最具特色农业十佳镇、山东省文明乡镇。境内著名景点有鲁班功德堂、北沙河惨案纪念馆、灵泉山森林公园,其中“北沙河惨案”纪念馆是全国第一个村级抗日纪念馆,被命名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首席记者 渠怀素/文
记 者 谢经岭/摄
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台湾有个工匠,多年来想寻根祭祖却找不到祖师爷的老家,鲁班功德堂落成的第二年,他风尘仆仆赶来,恭恭敬敬地祭奠后,跟当地的工作人员说了这样一番话:“哥,我可找到祖师爷的老家了,从台湾来趟不容易,拜托你逢年过节给他老人家上上香、磕个头。”说完,从兜里掏出一万多元香火钱。
故事里的台湾工匠没有留下姓名,也许是因为对当地人非常信任。都是鲁班的后人或传人,干嘛在乎姓甚名谁呢?
鲁班功德堂坐落在灵泉山的半山腰上,堂屋面朝北,俯瞰着脚下的山山水水,吸纳着灵山秀水滋生的氤氲之气,护佑着界河两岸的万千子民……
鲁班爷在世时,他的家乡大概是这个样子:青石灰瓦,村落中散布着吱呀作响的石碾,隔几家的门口就会看到一盘立起的“碓窝子”,每个村子都会看到木匠、石匠们劳碌的身影,或者听到他们“锛凿斧锯的交响”。
有时,我禁不住这样想:大浪淘沙,岁月流逝,该去的终究会去,留下的“硕果仅存”,反而更显弥足珍贵。
一
其实,鲁班的后人并没有丢掉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它们还鲜活地留存于家乡的沟沟坎坎,以另一种方式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我们来到鲁班碌碡堤。界河里的水早已不再汹涌,偶尔才在河道内觅到一汪浅水,被不太茂盛的水草遮蔽着,像极了湿地的一角,只有岸畔的“鲁班碌碡堤”依然顽强地坚守,为一个不可预期的未来水患做最后的抵抗。
在界河镇,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金山、银河、三千滚明珠”的动人传说。其中的“三千滚明珠”,就是指的界河岸畔用碌碡砌垒的“鲁班堤”。有专家分析,2500年前的鲁班之所以用碌碡砌垒堤坝,是因为圆形的碌碡带有弧度,能够分解激流的冲击力,减缓水流对堤坝的损坏。鲁班的这一发明,比李冰父子造都江堰足足早了200多年。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三千滚明珠”仅剩215个。
界河是个古镇,贯穿南北的老官道是乾隆下江南的必经之路,“当年日本鬼子从北边打过来,也是走的这条路。我的老家离界河村只八九里路,北界河村是我姨家,南、北界河村一河之隔。五天一个界河集,我小时候常跟大人赶集、走亲戚。一到夏天,就到桥两旁摸鱼、洗澡。河里的沙又白又细,水清可见底。”在界河寻访鲁班,总离不开生长于斯地的鲁班文化研究专家王中,“可能人小看什么都大吧,觉得那时用碌碡一层层码的那个石头墙,比现在高大很多,跟万里长城一样。”
几年前,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来滕考察了北界河村“鲁班碌碡堤”现场,他发出了这样的惊呼:“鲁班发明的碌碡,应用在水利工程上,我是第一次看到,很惊人。要赶紧申报,先保护起来。”
二
如果说鲁班碌碡堤依然印证着“公输圣迹”之一角的话,那么鲁班功德堂(暨鲁班造磨处)应是后人缅怀这位工匠祖师竖起的一块不朽的丰碑。
正是深秋,我们来到灵山脚下,花果飘香,满目金黄。在一派丰收的景象中,一位老人挥臂打石磨,夕阳此刻正满满地洒在身上,一幅劳动者的经典剪影深深定格在群山之中……
这位老人,就是立于功德堂前的鲁班。
我们把时间稍稍前移。经权威专家学者认定,鲁班里籍为滕州,鲁班造磨处遗址在位于界河镇境内的灵泉山上。几年前,省政府公布了全省首批14大类15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鲁班在滕州的传说”赫然在册。
这个投资260多万元建成的鲁班功德堂及造磨处分为四部分,即鲁班功德堂、鲁班广场、鲁班石器园和“鲁班挥臂打石磨”的石雕。功德堂是200多平方米的仿古大殿,堂内墙壁绘鲁班《圣迹天下图》,正堂供奉鲁班像,陈列圣祖发明的器具。鲁班广场位于鲁班功德堂正前方,面积近800平方米,广场周围陈列石碾、石磨等。鲁班石器园位于上山的环山路旁,园里摆放石磨、磨盘、碌碡、石槽等石器共计780余件,利用石器制作成石凳、石桌摆放在栗子园内,为游客提供休憩场所。
“我们把鲁班造磨处遗址作为学习鲁班、激励创新的人文景点,正在进行保护开发,纳入到灵泉山省级森林公园的整体建设规划。”陪同记者采访的界河镇党委书记宗兆波说,镇党委、政府按照鲁班功德堂整体规划,计划复修班道,沿道建班门、班坊、班亭、碌路等配套纪念景点;在遗址山崖石壁上,浮雕再现“鲁班挥臂打石磨”之雄姿及“天下石匠战灵山”之盛景,从而达到“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功能互补及和谐统一,实现灵泉山旅游开发的重要突破,为鲁班研究和旅游文化发展增添新亮点。
三
“打一杆大旗(拉呀)拉营里
旗上金字写得齐
上写着老身我名叫姜桂枝……”
驱车从马铃薯主题公园北行,我们来到了鲁班文化主题公园,在公园南门处,一片碌碡堆积的空地上,一帮老人正在吹拉弹唱。这一回,唱的是山东梆子《对花枪》,主角是一位叫刘召金的老人,界河镇东孟村人。
“我们都是自发的,每周一都是不请自来。”家住南界河村的召集人张炳家一边忙着清理场地,一边给记者侃侃而谈。“原先这个地方很偏僻,鲁班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后,附近的人都被吸引过来了。”张炳家的妻子王开香在一旁插话。
公园南门口,一帮老人正在树下纳凉,见我们到来,纷纷给我们“推介”鲁班:看,那个就是鲁班的雕像!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只见一座巍峨的雕像栩栩如生,四周是鲁班堤、鲁班赋影壁、伞亭等景观。
鲁班文化主题公园,是界河镇以保护开发鲁班历史文化资源为宗旨,围绕塑造人文品牌和提升城镇档次水平,实施的公益型、开放型、生态型公园,总投资5600万元,规划面积160000平方米,由南京林业大学设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两带五区”建设:滨河绿化带、湿地景观带,休闲别墅区、原始湿地区、科普教育区、森林养生区、运动健身区,融入36项鲁班文化元素,着力保护槐树林、杨树林、湿地等自然景观,将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融为一体。公园全部完工后,集休闲游乐、特色文化教育为一体,将逐步成为全国最具潜力的鲁班文化传承基地,对于叫响“鲁班墨子故里、湿地红荷之都”的品牌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鲁班若有知,应感欣慰。如今,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鲁班后人,正秉承他老人家的创新精神,辛勤耕耘在广袤的希望田野上,在“把土豆种出文化来,把土豆种出道德来”的理念引领下,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主产区书写新的劳动乐章。
丰收的界河,才是最美的界河。
新闻推荐
专家到化工企业进行治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