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炮弹炸入军营 亲眼看到战友负伤

来源:淄博晚报 2015-07-25 16:47   https://www.yybnet.net/

探访沂源抗战老兵徐志科、姜玉法,同龄青年一起赴战场抗日,烽火年代他们见证历史

△徐志科

△姜玉法

在沂源大张庄镇明末峪村里,住着两位年近九旬的抗战老兵,同是出生于1927年的徐志科和姜玉法老人,17岁那年一起扛起了枪,走上战场抗击日本侵略者。

如今70年过去了,两位老人现在与子女住在一起,村子里的生活,幸福而安定。谈起抗战,一直有些沉默的姜玉法老人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日本鬼子一个炮弹炸到了营里,我亲眼看着战友负伤,一条腿都废了,打仗的事,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战火年代里人民苦不堪言

21日上午,得知有采访,徐志科老人早早地等候在了家门口。虽然已经88岁高龄,但老人的精神依旧很好,言语中依旧透露出军人的坚毅。回忆起被侵略的那段历史,徐志科老人说,那时候,日本鬼子走到哪里就侵略到哪里,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是烧杀抢掠,很多人家里一过日本兵,都变成了一片废墟。

面对敌人的侵犯,徐志科难忍屈辱,也想有所作为,1944年他应征参军,一起参军的还有同村的姜玉法。“我家里本来是兄弟三人,那个年代太苦了,我的小弟弟生了病没钱治,去世了。”说到这里老人叹了口气。徐志科回忆说,参军后不久,家里人突然捎信给他,小儿子病重让他赶紧回家。“家里太穷,生了病也没钱治,我请了假回去,小弟弟才十几岁就去世了。”徐志科老人说,他在看电视时经常看到有关日军侵华的节目,每次看到这些内容,他都会感到愤慨,仿佛又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那段令人难忘的日子。

被炮弹击中战士身负重伤

采访中回忆起过去那段艰苦岁月的点点滴滴,两位老人都有些感慨,姜玉法说:“枪炮不长眼,打过来命都保不住。”当时,姜玉法所在营队遭到日军袭击,炮弹直接瞄准了军营,一声巨响后,战友们冲出烟雾去救营里的战友。一名叫崔俭法(音)的战士正在营内,被炮弹炸伤,战友们救出他时,他的腿已经严重受伤几乎废掉。“崔俭法是和我同年入伍的,救出来时,他的腿就像没骨头了一样,战争太残酷了。”姜玉法感叹着说。

残酷的战争也给姜玉法留下了伤痛,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腰部位置不幸中弹,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一直没有将子弹取出,直到今天,老人腰背部仍有一颗当年留下的子弹。但提到自己负伤,老人只是轻言带过,在他的意识里,保家卫国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这种忠诚和勇敢就像一颗子弹,一颗几十年甚至更久都不会生锈的子弹。

儿孙满堂保家卫国仍不忘

17岁青年从枪林弹雨中走过,七十多年过去,小战士变成了88岁的老人,经历了战争烽火,和平对于他们来说更像一种珍宝。“抗日胜利的消息是连长说的,鬼子打死的打死,回国的回国,没有鬼子了,中国没有鬼子了……”徐志科老人说这句话时,眼角有了泪光。问及姜玉法老人时,老人朴实地说道:“徐志科和我说的。”两句普通的回答,却足以让人感受到战争最真实的存在与浓浓的战友情。

如今,两位老人都是儿孙满堂,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生活平静而安定。姜玉法老人的后代也参了军,保家卫国的忠诚和勇敢在亲情中延续。采访两位抗战老兵,让同行的山东理工大学学生感慨不已,“英雄寡言,默而不喧。两位抗战老兵已是耄耋之年,却在战争与岁月的洗礼之下,使人们感受到静水流深的英雄气概,时光荏苒,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时代都不应该忘记这些为祖国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正是无数个像徐志科、姜玉法这样的抗战老兵,组成了这个时代亟待汲取的民族精神与可贵信仰。”

(晚报记者李妍通讯员李志瑶徐振)

新闻推荐

中厦电子:3年“孵化”10项国家专利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炮弹炸入军营 亲眼看到战友负伤)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