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川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赫赫有名的传奇式英雄——朱部长。他就是曾任淄川县委宣传部、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的朱光旭同志(原名孙在峻,化名高仁谦)。
朱光旭1917年2月出生在淄川区朱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12月,日本鬼子进犯淄川,残酷暴行使他义愤填赝。20岁的他在村里的墙上奋笔写下“打倒日寇,还我河山”八个大字后,毅然离开家乡,参加了抗日队伍。由于他立场坚定,作战勇敢,又有文化,不久便被选送到费县抗日军政干校学习,并加入了党组织。
1940年10月,朱光旭任中共淄川县委宣传部长兼一区书记时,为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鼓舞广大群众抗日斗志。他白天编印宣传材料,夜间带人潜入淄城贴标语、撒传单,使淄川县城变成了宣传抗日的阵地。
有年冬天,他率领武工队和张博铁路沿线20多个村共2000多人,扛着长撬、大镐、梯子、杠子、扳手、绳子来到铁路边。武工队、民兵有的警戒,有的割电话线,有的顺着梯子翻过两米多深、三米多宽的“安民壕”,跨上铁路开始卸螺丝、拆夹板、撬道钉、扒钢轨……从五里河往北至南定以南,一夜之间就扒掉铁路10多处。扒掉的钢轨被掀入铁道旁的壕沟内掩埋,有的干脆将钢轨运走。鬼子的铁路线遭到重创,一连五六天都沒通车。
朱光旭按照毛主席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利用各种形式潜入城里,出入乡村,向干伪事的人员宣传抗日,发展抗日力量。一天夜里,他刚潜回家就被告密了,车站上的鬼子和汉奸窜到村里抓他,多亏他地形熟悉,迅速撤了出来。鬼子沒抓到他,便将地下工作者孙在宽抓到宪兵队严刑拷问。
朱光旭得到消息,决定营救孙在宽,这天夜里,他带领武工队悄悄摸回村,找到那个告密的傢伙,将张着大机头的匣子枪“啪”地往桌子上一拍,厉声说道:“你叫小鬼子给我马上放人,不然小心你的脑袋!”随后,又找到伪乡长和城区爱国名流帮忙。最后通过疏通关系联名保释,终于将孙在宽营救出来。
那一年,朱光旭还对我军俘获的汉奸营长等人进行宽大教育,“以前你干的坏事我们都给你记着账呢,只要你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今后不与人民为敌,为抗日做点好事赎罪,今天就暂时留你一命!”朱光旭的一番话打动了汉奸营长,他发誓要为抗日出力,回去后果然为我方提供了重要情报。
同时,对那些甘当鬼子走狗,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伪乡长、汉奸村长等,朱光旭带领武工队毫不留情,坚决予以打击。将他们抓获后,召开群众大会并当场宣判死刑,为人民除害、撑腰、雪恨,激发了人民的抗日热情,也警告了那些顽固的敌伪分子。
1947年秋,中共淄川县委与地方干部转移时,萌山区委和县委失掉联系。8月16日,时任中共淄川县委副书记的朱光旭带警卫员奉命前往淄西一带寻找,不料在磁村乡大邢村与20多个还乡团遭遇。他当机立断,“唰”地掏出两只匣子枪,开枪撂倒了两个敌人。趁着敌人慌乱,他与警卫员迅速翻过了几道院墙撤到村外。敌人分两路追来,他俩边打边撤到村外小河滩,占据有利地形,与敌周旋。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他命令警卫员:“我掩护,你快撤,去找县委报告情况!”他刚掩护警卫员撤离,敌人便包抄过来。激战中他身上多处负伤。为严守党的机密,他掏出笔记本,将记有重要机密的几页纸撕碎吞到肚子里,继续趴在土堰后顽强阻击敌人。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0岁。
新闻推荐
余致远原名张汉卿,1917年出生在乐陵县黄夹镇邸家村。他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1936年 6月,他自乐陵县师范附设班毕业后,分配到黄夹镇西北的张牌家县立初级小学任校长。在那个年月,余致远每月都能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