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四库全书》为乾隆皇帝主持,由纪晓岚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13年编成,全书共36363册,79000余卷,8亿多字,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成型后,乾隆令人把底本封存于翰林院内,然后令参与编撰和书写者抄录了7部,分别藏于北京紫禁城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内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称为北四阁。另外三部分藏于江苏镇江金山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的文澜阁,称为南三阁。
清代以来,中华民族灾难接连不断,分藏七处的《四库全书》大都颠沛流离,饱经风雨。1860年8月,北四阁的文源阁藏本在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时的大火中化为灰烬;辛亥革命之后,文渊阁《四库全书》交由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保存,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全书又辗转迁往上海、重庆、南京等地,最终运至台湾,现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津阁藏本从承德移藏于国家图书馆,是7部《四库全书》中唯一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一部;文溯阁藏本在日本侵占东北后曾被大肆掠夺,残本在文革中从沈阳故宫移藏于甘肃省图书馆。南三阁中的文宗阁、文汇阁藏本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被毁,而幸存于世的文澜阁藏本曾大量散失,成为南三阁中仅存的一部,其经历也最为曲折。
目前存世的《四库全书》号称三部半,一部是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藏本,一部是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藏本,另一部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渊阁藏本,再就是今日位于浙江图书馆的文澜阁藏本,被认为是半部。
历经数代,库书已有许多封面硬化,书线脱落,部分书页已经发霉。为使文化瑰宝得以延续,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四库全书》重新整理出版。为此,杭州出版社与浙江图书馆于2004年签署了共同合作整理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协议,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影印出版文澜阁《四库全书》。10多年过去了,整理出版工作业已完成,库书有望今年与读者见面。综合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