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烽火岁月,温暖垂暮老兵。在迎来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记者走访了家住逍遥津街道红旗社区省委大院的刘桂英,听老人讲述抗战故事,重温民族记忆。
花样年华投身抗日
刘桂英,1920年出生,1942年加入中国远征军第五军22师,成为野战医院的一名护士,随部队进入缅甸会同英军与日军作战。可由于中英盟军战斗失利,她和她的战友们不得不从缅甸北部胡康河谷“野人山”撤退。
据刘老回忆,“野人山”山峦重叠、林莽如海,树林里沼泽绵延不断,河谷山大林密,豺狼猛兽横行、瘴疠疟疾蔓延,从这里撤退,基本就是选择了一条死亡之路。
“我虽然九死一生,但只要一回想起这段历史,仍然觉得那场景实在是太惨了,尸水横流,蚊虫、蛆、蚂蝗,还有些不知名的昆虫爬得到处都是。我们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可是到最后我们护士班5姐妹只有我一个人活着走出野人山。”
虽然已经95岁高龄,但回忆起自己活着爬出“野人山”的经历和其她姐妹英勇牺牲的惨状,刘桂英老人依旧历历在目,说到动情处,甚至几度哽咽。
“我其她的四个姐妹,先是一个走在后面的护士,突然被狼咬住了喉咙,当场身亡。没多久,一名护士染上了瘴气病,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居然跳了崖。后来,又有两名姐妹分别因为感染瘴气病和误食有毒的野果,相继去世。”
耄耋之年仍心系国家
刘老的背已经驼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听不大清,可是当她回忆起这段死亡之旅时,眼神虽稍显凝重,但老人的记忆力似乎显得特别好。谈及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她斩钉截铁地说道:“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占中国领土,残酷镇压中华儿女,我当时最大的夙愿就是赶走侵略者,保家卫国。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做出选择,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冲到抗日的第一线。”
如今,95岁的刘桂英老人身子骨依然很硬朗,她坚持每天收看电视新闻节目,了解时事动态,甚至在茶余饭后还时不时与家人讨论国家大事。
老人自豪地说,参加中国远征军是她一生的光荣,也是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已是耄耋之年的她依然心系祖国,这已经成了她的一种习惯、一份情感归宿。
记者手记
聆听刘桂英老人的抗战故事,让记者湿润了眼眶,既折服于老人艰苦卓绝的事迹,又感动于老人的乐观和坚忍。希望更多的老城居民了解到刘桂英老人英勇的抗战事迹,特别是让广大青少年能够通过此文感受和了解当年那段抵御外敌的悲壮历史,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陈静 徐丹丹 文/摄
新闻推荐
每当身处“本城名吃”这样的议题中,我都四顾茫然,被戏称为“舌尖上的外地人”,而当真置身异域他乡时,却总有不错的口福。或许,与“生活在别处”相比,“”是更本能而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