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盗,小偷不仅将里面两千余元转走不说,还在群里面到处找人借钱、充话费,这让小何伤透了脑筋,每天和小偷抢着上微信。紧接着在搜索微信人工客服时再次中招,银行卡里的七万元被骗个精光,这让她真的很受伤。(详见今日本报本土4版)
损失的原因主要是微信没有设立人工客服;同时百度搜索提供的客服号码是骗子的。这两点决定小何最终损失惨重。如果追究责任,除了小偷、骗子,微信和百度都跑不了干系。而这件事在笔者看来,应该成为一条导火索,敦促类似微信和百度这样的公司们,好好完善自己的安全服务功能。
咱老百姓在运用各种手机软件的时候,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这种信任基础是很值得担忧的。如果没有软件供应商的全面支持,最终出了事,受到损失,叫苦喊冤,哪里来得及?而今网络上的各种骗子、小偷多如牛毛,风险可谓无时无处不在。那么老百姓若想继续长期使用这类软件的话,就必须依靠软件供应商的后期安全保障。在骗子、小偷难以抓获也抓不完的前提下,就今天的新闻故事而言,我们必须首先把目光聚焦在微信和百度身上。
你们有必要考虑后期安全保障,否则,你们在服务了普通大众的同时,也服务了骗子和小偷,我们将很难充分地赞美你们。你们的软件作为生活工具,只是中性的,而你们的社会责任感将会给这个中性的工具赋予道德保障,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安全感。如果你们没有做充分,那么网络小偷和骗子,完全可能会赋予其另一种“道德”,在将这个工具变为“凶器”的同时,败坏了你们整个公司的形象。所以,你们在提供后期安全保障的时候,不仅是为了使用它的普通大众,也将直接影响你们自身的社会声誉。因为坏事如果出现得越来越多的话,你们事实上也就成了小偷和骗子的帮凶。
公安部门会负责捉拿小偷、骗子,你们必须负责自身的安全保障系统。因为咱老百姓不喜欢马后炮。被骗、被偷之后费神费力去追讨损失,即便成功,也是一种“失败的成功”。老百姓更希望防患于未然。在这个网络时代,大家的工作与生活节奏都很紧张,很难抽出时间精力去应付那些本不该发生的坏事,而你们作为服务机构,就应该服务到位。不要因为你们的服务漏洞,增加百姓的生活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小偷和骗子的收入。也许笔者话说得有些重,但其中的善意期待,更重。
本报首席评论员 张小石
新闻推荐
每当身处“本城名吃”这样的议题中,我都四顾茫然,被戏称为“舌尖上的外地人”,而当真置身异域他乡时,却总有不错的口福。或许,与“生活在别处”相比,“”是更本能而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