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念小时候在家乡看露天电影的情景,那幸福的滋味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天一大早,村干部就在广播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喊:“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晚在学校操场有电影放映!请大家都来看电影啦!”听到这一喜讯,偏僻的村庄,顿时热闹起来,到处都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当时,看电影是父老乡亲门最大的娱乐。有电影看的晚上,整个村庄就如同过节,大家心花怒放,奔走相告,喜悦溢于每个人的笑脸上。
我那高兴劲儿别提了。下午放学后,我飞快地跑回家,把今晚有电影看的消息告诉奶奶、父母、叔伯、兄弟姐妹。奶奶听到这个消息,笑得合不拢嘴,“真好,孙子,你帮我占个好位置。”奶奶这样嘱咐我。太阳还照得老高,我就和小伙伴们搬着小板凳,早早地来到学校操场,将板凳摆在放映机前,抢占看电影的最佳位置。坐在这个位置,可以看着放映员操作放映机,听着放映机发出的滋滋响声,这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虽然离正式放映还有几个小时,但操场上的小凳子、长凳子、草蓆等已摆得满满当当,天真活泼的孩童,在其中欢蹦乱跳,疯狂任性地玩乐着。
傍晚时分,乡亲们早早吃过饭,便三五成群地奔向放映场地。看,爷爷奶奶领着孙子,母亲怀里抱着吃奶的孩子,哥哥姐姐领着弟弟妹妹,一家几口人全部出动了。电影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幕布挂起来,摆好放映机,放入胶片,伴随着放映机“吱吱呀呀”的匀速转动响声,电影放映开始了。顿时,喧闹的操场逐渐安静了下来。银幕上,《农业种植》科教片先“暖场”;接着,播放压轴大片《地雷战》。“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处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影片中的台词在耳边回响着。看,银幕上硝烟纷飞,爆炸声、喊杀声、子弹声不绝于耳,战斗激烈地进行着。电影中的主人公——民兵队长赵虎,依靠群众,运用智慧,克敌制胜,制造了许多地雷,日本鬼子一踩上就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砸死日本鬼子。此时,喝彩声此起彼伏,有观众大声地说:“炸得好!”
当时,乡村电影队活跃在广大的乡村,放映员们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口吃千家饭,夜宿百家床,轮流到各个乡村为乡亲放映电影《地道战》、《平原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影片,都是乡亲们百看不厌的影片。
一面幕布,一个放映机,一束电光,乡亲们搬来板凳围坐在放映机前,这就构成了农村露天电影院。随着时代的进步,乡村电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只留在部分人的记忆中了。
露天电影,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存有那一片抹不去的记忆。我总思念着,在乡村看露天电影的美好日子。
新闻推荐
...